-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山-兴蒙造山带;;大地构造属性;古亚洲洋构造域;中国大地构造背景图; 这个构造域其间发育多条蛇绿岩带,而且自北而南在时代上由老变新,有一定的规律性。提示我们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已消亡的古海洋,古海洋是由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这种认识得到了古地磁、古动植物、古气候资料的支持,这个古海洋就是通常称为的“古亚洲洋”。 ;蒙古-鄂霍茨克弧形构造带; 1. 古地磁特征
早二叠世(P1)西伯利亚大陆的古纬度大于450N;而中朝古陆处于100-200N,北京西山约在140N,相当于现代海南岛至南沙群岛的位置;两古陆的古地磁极移轨迹曲线亦不相同,说明两古陆之间曾经间隔了一个辽阔的古亚洲洋,实际是古泛大洋(Panthalassic ocean)的东北支。据古地磁推算P1时两陆间的海洋宽约2500-3000km,有人推算古生代时曾相距4000-5000km。
;During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Pangea Begins to Form.; 2.古生物地理区系特征
中朝板块晚石炭-早二迭世(C3-P1)为主要成煤期,广泛发育铝土矿;包括朝鲜、日本在内皆属华夏植物区,大羽羊齿发育,树干化石无年轮,表明热带、亚热带雨林植物群;同时发育暖水型太平洋动物群,如长身贝、希瓦格蜓。然而,西伯利亚、蒙古及我国东北晚石炭-早二迭世均属安加拉植物区,安加拉羊齿发育,有冷水型北方动物群,如厚板珊瑚、厚壳大石燕、单通道蜓等。 ;欧亚大陆古植物分区; 3.古亚洲洋消亡的时间
根据古地磁、古沉积和古植物资料推算应该在早二叠世末到晚二叠世(西部),(东部)一直延续到三叠纪。因为在南北两大陆缘区晚二叠世普遍以陆相和半咸水沉积为主,出现了安加拉和华夏植物的混生带,说明早二叠世以后由于板块的对接使陆块接近,最后至三叠纪古亚洲洋消亡。;大地构造轮廓与分区
西部 东部
(1)阿尔泰晚加里东造山带 (1)额尔古纳早加里东造山带
(额尔古纳地块)
额尔齐斯-德尔布干地壳叠接消减带
(2)准噶尔中海西造山带 (2)兴安中海西期造山带
(兴安地块)
达拉不特-卡拉麦里-索伦-贺根山地壳叠接消减带(D3)
D末期洋盆关闭 D末期洋盆关闭
哈萨克斯坦微板块 黑龙江中小地块群
(伊犁、准噶尔-吐哈地块)(松嫩、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
(3)南天山-索伦-西拉木伦河-延吉对接地壳消减带(C1-T)
P2-T 洋盆关闭
(4)塔里木板块北缘 (4)阴山北加里东-晚海西大陆边缘
;; 南天山南缘-星星峡-索伦-西拉木伦河-延边对接地壳消减带(C1-T3)是南北两大古植物区的界线,并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确认为是中朝-塔里木(西域)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两大陆缘区最终对接的地缝合线。
上述构造带的展布,标志了海陆转换的时间。 对接缝合线作为古亚洲洋消亡的标志,其北看作西伯利亚古陆逐次南迁的陆缘区;其南看作中朝-塔里木(西域)板块逐次向北增生的陆缘区,前者比后者宽阔得多,故二者是偏对称发育的。;西部区二级构造单元特征;;阿尔泰晚加里东-早海西造山带 ;早海西期沟-弧-盆体系;准噶尔中海西造山带 ;;; 东准噶尔造山带由两套蛇绿岩套(两期洋盆)和巨厚的复理石建造所组成:
阿尔曼泰奥陶纪蛇绿岩(放射虫??李锦轶;Sm-Nd等时线,479Ma;肖序常,D2-3)
卡拉麦里泥盆蛇绿岩(何国歧),其中有很富的Cr-Fe、Cu-Ni矿床和巨厚的复理石建造),属典型的海沟沉积(准格尔洋)。
早海西期和阿尔泰造山带恰好构成一组沟-弧-盆体系。
经历了D1末期的早海西运动,洋盆关闭,开始造山。C1末的中海西运动,是波及全区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并伴随大规模中海西期花岗岩(γ42)的侵入。标志着古造山带的最终形成。
;外准噶尔造山带发展简表;早海西期沟-弧-盆体系;2. 西准噶尔造山带
中海西期准噶尔一吐哈地块向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拼贴碰撞,最终结束了洋盆的演化,分别形成西准噶尔造山带和东准噶尔造山带,其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