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VIP

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基础积累(30分) 1.补出划线处句子。(每处1分,共15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② ,善假于物也。(《劝学》) ③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 ④艰难苦恨繁霜鬓, 。(《登高》)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⑥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过秦论》) ⑦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⑧《琵琶行》中用周围环境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 是: , 。 ⑨《锦瑟》一诗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悲哀的诗句是: , 。 ⑩《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句子是: , 。  eq \o\ac(○,1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的诗句是: , 。 【答案】①金就砺则利②君子生非异也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④潦倒新停浊酒怀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2.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鱼凫(fú) 飞湍(tuān) 放诞 不经之谈 B.青冢(zhǒng) 商贾(jiǎ) 踌躇 沸反盈天 C.霓裳(shǎnɡ) 钿头(diàn) 逡巡 弃而不舍 D.吮血(shǔn) 宵柝(chè) 跬步 义愤填膺[来源:学科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备考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生应明确以下几点: 1.高考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 2.考查的要求是识记。 3.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考生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 4.考查的形式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为主。B项“贾”读gǔ;C项“裳”应读chánɡ;弃应是锲D宵柝(chè)应是tuò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危(高)乎高哉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看不起) B.做《师说》以贻之(留传)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C.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 赢粮而景(通“影”)从 D.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答案】B 【解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识记”是对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记住而且不能写错字。“重要作家”及“代表作”,意味着一般的或那些尚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不会列入考题。识记重点为教材及其注释中出现的文学常识。D “欧阳修”为“苏轼”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具备通明的思想。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译文:渔网不进入鱼塘(捕鱼不赶尽杀绝),那么鱼和鳖就吃不完 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译文:门前一片冷寂寥落,车马来往越来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