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docVIP

北京市东城区200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200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0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0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A.栖息 蹊跷 芳草萋萋 休戚相关   B.累及 磊落 护苗保蕾 身陷缧绁   C.瑰丽 日晷 大家闺秀 奉为圭臬   D.悔悟 晦涩 诲人不倦 毁誉参半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两位科学家不久前在美国天文学会举行的会议上报告说,他们在大片星云中首次发现一种氨基酸。   B.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与唐人韩?创作的《五牛图》一样,被称为画苑国宝。   C.凭借着传统观念、传统文化、政治力量、各种宗教,龙的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中。   D.为了表示对陶渊明的崇敬,江西九江建筑了陶渊明纪念馆,替他立了塑像,以寄托人们永不衰竭的怀念。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场争夺无名高地的激战整整 了八个小时。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继续 策划 证明 B.持续 策划 证实   C.持续 策动 证实 D.继续 策动 证明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史记载以前.   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D.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即是。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杜兰博士则认为欧洲大多数的发明是来自埃及和东方。   B.以损人利已手段牟取财富的,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已的致富者,应视为社会公敌。   C.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各式各样的沙柱,它们在旋转,在移动,在不断产生着难测的变化。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 。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 。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 。 ① 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 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 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 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 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 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7.下面文集与作者相配正确的一项是 《乐章集》 《嘉佑集》 《随园诗话》 《昭明文选》 A.柳永 苏轼 袁枚 贾谊 B.柳永 苏洵 袁枚 萧统 C.姜夔 苏洵 姚鼐 萧统 D.姜夔 苏轼 姚鼐 贾谊 8.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赠 别 杜 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A. 前两句中,无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现;总无情、笑不成,写出了惨然相视、默然无语、难舍难分的情态。 B. 后两句借蜡烛写惜别,那蜡烛流淌的正是诗人心中的泪水;借写蜡烛替人垂泪到天明,描绘了与好友彻夜相伴、依依惜别的情景。 C. 诗中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是诗人自己,另一个是蜡烛。两个形象交相辉映,把离别之情表现得意境悠远,余韵绵绵。 D. 蜡烛有心还惜别,从写作手法看,与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