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点复习必备;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高粱酿酒
C.蜡烛受热熔化 D.用“84”消毒液消毒;药匙;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
(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可作反应容器的是 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_______________;2、基本操作;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5、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制取气体(1)发生装置;一些仪器在制取气体中的作用:;;(3)注射器:;多孔隔板
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2)气体收集装置; 用该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从导管_____端通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导管______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将瓶内装满_______然后从___端通入;
气 体;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考虑: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反应的条件
2、收集装置的选用应考虑:①密度和空气(29)比较 ②溶解性③该气体能否与水反应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4、制氧气的注意事项: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并放一小团棉花,②导气管应只伸入试管少许;5、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不能用碳酸钠
②应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因为硫酸与大理石反应会生成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进行。若一定要用稀硫酸,则可用碳酸钙粉末取代大理石。用稀盐酸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夹带氯化氢气体。)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O2溶于水);练习、为了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的CO2和水蒸气,两位同学将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下面两个装置,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某同学设计如下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④E中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1: 空气的组成;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
强差;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第二,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知识点4 氧气;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浅析.ppt
- 溶解度市优秀课浅析.ppt
- 溶液(复习课)浅析.ppt
- 溶液-02浅析.ppt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浅析.ppt
-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三大守恒定律例题浅析.ppt
-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浅析.ppt
-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精品浅析.ppt
- 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浅析.ppt
-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浅析.ppt
- (高清版)DG∕TJ 08-2351-2021 城镇污水深度处理反硝化砂滤池技术标准.docx
- (高清版)DGJ 08-2209-2016 建筑遮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ocx
- (高清版)DG∕TJ 08-2337-2020 绿色通用厂房(库)评价标准.docx
- (高清版)DG∕TJ 08-2317-2020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
- (高清版)DG∕TJ 08-2377-2021 村庄整治工程建设标准.docx
- (高清版)TCSCS 052-2024 贯通式反循环潜孔冲击器及潜孔钻头.docx
- (高清版)DGJ 08-106-201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选型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GJ 08-2135-20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程.docx
- (高清版)DGJ 08-93-2002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ocx
- (高清版)DG∕TJ 08-2387-2021 历史建筑安全监测技术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