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制作 李毅明;;考点六十三:探究世界的本质;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①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易错知识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为世界是意识的产物。;;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一般属性
②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 ;;易错知识点: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海南卷18题)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为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A. 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 人类可以有意识的改造自然
C. 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海南卷)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湘鄂川渝卷)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江苏卷)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 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 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 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 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江苏卷)“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什么是静止?课本P32;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江苏卷)“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浙江卷27)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易错知识:1、规律有好坏之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B.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D.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江苏卷24)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方法论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方法论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pptx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六单元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pptx VIP
- Unit 8 Colours(Wrap up and assessment) 表格式教案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pdf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级)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pdf VIP
- A319销钉工具查询举例.pdf VIP
- 酒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docx VIP
- 美国杜邦VORASURF™ DC 193 Additive MSDS英文报告.pdf
- 全回转施工简述--宜春推介会.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