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
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
二〇〇九年四月
前 言
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滇西北地区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独特,但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面较大。保护好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08年2月,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和全面推动以滇西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随后,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8]43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若干意见》提出,“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为契机,针对滇西北地区特点,尽快制定一个规划和一个条例,全面完善五大体系,认真实施十大工程,推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顺利实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要求,明确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特编制本《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为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目 录
一、总纲
(一)规划背景
(二)指导思想
(三)规划原则
(四)编制依据
(五)规划期
(六)规划目标
二、全面完善五大体系
(一)保护地体系建设
(二)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
(三)资金投入体系建设
(四)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五)宣传和教育体系建设
三、认真实施十大工程
(一)保护地建设工程
(二)极小种群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程
(三)重要和退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
(四)重要公益林保护工程
(五)生物安全保障工程
(六)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七)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
(八)保护区域社区脱贫示范工程
(九)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程
(十)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工程
四、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生物资源产业
(二)生态旅游
(三)可持续的水电产业示范
(四)可持续的矿产资源开发示范
五、优先行动
六、筹资方式
(一)总体思路
(二)筹资方式
七、保障措施
一、总纲
(一)规划背景
1、区域范围和地理环境概况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是指自然区域上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东部的横断山脉纵向岭谷区;行政区域包括云南省迪庆州的德钦、香格里拉、维西县,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兰坪县,大理州的大理市和宾川、剑川、鹤庆、洱源、云龙县,丽江市的古城区和宁蒗、玉龙县,保山市的隆阳区和腾冲县,共5州(市)18县(市、区)。地理位置在北纬24°38~29°15,东经98°05~101°16之间,面积为79764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0.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8%。滇西北北部与西藏和四川接壤,西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601km。
滇西北地处青藏高原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北接青藏高原,东南与云贵高原相连,境内高山耸立,峡谷纵横,地质气候复杂,自西向东排列着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怒山、澜沧江、云岭、金沙江。从怒江、澜沧江至金沙江,东西排列的最近距离约66km,形成独特的三江并流奇观。区内海拔最高为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达6740m,最低为隆阳区境内怒江河谷648m,高差近6100m,实属全球罕见。在此极大起伏的地貌区域内,其高耸山系和深切河谷,是各种生物纵向迁徙的走廊和横向交汇的屏障。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条件,蕴育了该区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神奇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概况
2007年,滇西北总人口约496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8%,居住有全省的2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8%,人口大于5000人的世居民族有汉族、白族、傈僳族、彝族、纳西族、藏族、回族、傣族、普米族、怒族、苗族、独龙族等。
从总体情况看,滇西北仍属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地区,18个县(市、区)中有12个是贫困县。2007年,滇西北地区GDP总值约为466亿元,人均GDP为9397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9.8%,地方财政收入约29亿元,地方财政支出约95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42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1.9%。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坝区和河谷区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与广大山区普遍存在的粗放生产方式并存,规模有限的现代工业与大量初级经济活动并存,少数相对发达的城镇与广大落后的乡村并存。该区域的贫困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低下和粮食自给不足,同时还表现在社会发展方面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