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食品中毒性微生物的检验;第一节 食物中毒概述;(二)食物中毒的分类;(三)食物中毒的特点;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2.特点
诱发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蛋类等及其制品;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糯米凉糕、豆制品等。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为:潜伏期短、来势急剧、食用者集体发病且发病率高,发烧、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但无传染性,只与食物有关。 ;3.分类
第一类,感染型食物中毒,是指人体食入含有大量活的病菌(一般含菌数在107个/g以上)的食物后,引起消化道感染而造成的中毒,有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又称胃肠型食物中毒。引起此类中毒型的细菌,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魏氏梭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发病机制:病原菌随食物进入肠道,在肠道内继续生长繁殖,靠其侵袭力附于肠黏膜或侵入黏膜及黏膜下层,引起肠黏膜充血、白细胞浸润、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某些病原菌如沙门氏菌进入黏膜固有层后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或杀灭,病原菌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电解质,内毒素可作为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升高,亦可协同致病菌作用于肠黏膜,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临床特征
1)潜伏期短,一般几小时到24小时,平均为12小时左右,潜伏期长短主要与进入机体的细菌量及个体体质状况有关。
2)病程短,通常为1-3天,个别细菌可长达7-14天,如沙门氏菌3-7天、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为3-14天,溶血性链球菌为2-7天等。
3)发病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体温升高、头痛等。从病人和原因食品中均可分离出相同的病原微生物。;第二类,毒素型食物中毒,是指人体食入了含有细菌毒素的食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既使无活菌随食物侵入人体仍可能发生中毒。它能引起眼肌、咽部肌肉麻痹,重者可影响颅神经乃至死亡,故又称神经型食物中毒。细菌的毒素可分为肠毒素及外毒素两种。
;临床特征
1)潜伏期长短不一,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潜伏期为2-5小时; 肉毒素中毒潜伏期2小时到10天,甚至10天以上。
2)病程长短不一,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中毒能够迅速痊愈,而肉毒毒素中毒则恢复很慢,一般为2-3天,长的达2-3周。
3)胃肠型症状不明显.如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中毒虽有频繁的呕吐、腹痛,但腹泻很少见,体温正常或微升高.肉霉毒素所引起的中毒,虽然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有时有腹泻,但其主要症状为痉挛 交感神经失调、分泌机能失调等神经症状和虚脱,出现不能抬头、瞳孔放大、光反应迟钝,言语困难、吞咽不易、呼吸不畅等。
;第三类 混合型食物中毒
既具有感染型食物中毒的特征,又具有毒素型食物中毒的特征,称为混合型食物中毒。如魏氏梭菌、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这种中毒在检验时,应特别重视对其毒素的测定(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菌)。;三 真菌性食物中毒;;2.青霉属(Penicillium) 青霉分布广泛,种类很多,经常存在于土壤和粮食及果蔬上。有些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能产生多种酶及有机酸。另一方面,青霉可引起水果、蔬菜、谷物及食品的腐败变质,有些种及菌株同时还可产生毒素。例如,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等。
3.镰刀菌属镰刀菌属包括的种很多,其中大部分是植物的病原菌,并能产生毒素。如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玉米赤霉、无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4.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菌丝有横隔,匍匐生长,分生孢子梗较短,单生或成丛,大多不分枝。交链孢霉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有些是植物病原菌,可引起果蔬的腐败变质,产生毒素。
5.其他菌属 粉红单端孢霉、木霉属、漆斑菌属、黑色葡萄穗霉等。
;(三)几种常见真菌性食物中毒特征;四、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无芽孢,周生鞭毛,有动力,但有无动力的变种。沙门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长1~3微米,宽0.5~0.8微米,无芽孢,—般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多数有纤毛,能吸附于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的红细胞。;
三、培养特性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oC,最适PH值为6.8--7.8,营养要求不高,营养琼脂上就能生长,培养24h形成菌落为中等大小,直径约2--3mm,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湿润,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或锯齿状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
生化实验 乳糖试验阴性,硫化氢试验阳性,靛基质试验阴性,尿素试验阴性,氰化钾试验阴性,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后形成中等大小(2~3毫米)、园形或近似园形,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在远腾氏、中国兰、伊红美兰等培养基上因不发酵乳糖,菌落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 建筑面积的计算 [自动保存的].ppt
- 4 建筑面积计算计量与计价.ppt
- 4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ppt
- 4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四章.ppt
- 4 外国语言文学导论.ppt
- 4 我用残损的手掌1.ppt
- 4 物理-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 4 物理-宿迁市三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 物理.doc
- 6 cc第七章 受精.ppt
- 6 DNA体外重组与基因转移.ppt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信任度提升策略与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与农村金融服务生态优化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航空航天零部件高精度加工技术智能设备绿色制造认证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景区建设实施方案:绿色环保视角下的景区可持续发展策略.docx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高血压患者的计划生育与用药安全.ppt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智能工厂设备联网安全中的应用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电子政务安全风险防范与信息安全保障报告.docx
- 教育与培训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校园解决方案.docx
- 2025年消费金融在下沉市场的风险防范与监管政策建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