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测量方法的选择 原则:应选取测量不确定度最小的测量方法 例 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 电流表外接 待测电阻满足 待测电阻满足 例 单摆实验,如何测摆长 测量方法: 不确定度: 第一种测量方法不确定度最小,因此第一种方法最好。 L D 用卡尺或千分尺测摆球直径 D 用毫米刻度尺测 1. 2. 3. * 绪 论 第一节 不确定度相关知识 一、测量的有效数字 能够完整表达测量结果的必须数字。 7.2 cm 7.20cm 7.200cm * * *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与待测量的大小和 仪器的精度有关。当待测物一定时,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 反映测量仪器的精度,因此: 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能随意改动 (一位存疑位和其他可靠位组成) 测量就是借助仪器用某一计量单位把待测量的大小表示出来,即待测量是计量单位的多少倍。数据包括数值的大小和单位,两者缺一不可. 和差运算 计算结果的存疑位与参加运算的各量中存疑位最高的相同 定有效数字存疑位 积商运算 定有效数字位数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参加运算的各量中有效 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50. 1 + 3.27 8 - 0.4 5 52.928 9 (单位) 4.178 x 10.1 42.1978 (单位) 52.9 其他运算形式的有效数字各有规定 (见讲义 27 页) 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42.2 D 5. 8 + 5. 7 + 5. 8 + 5. 8 4 23. 1 4 5.775 5.7 8 (单位) 整数 (准确数) 在运算时不参加结果的定位。 常数 的位数随决定 结果 的测量量而定。 注意 3.14 26. 2 ? 5.7 8 26.225994 (单位) 4 1 4 1 2 D S p 2 三.标准差的三种表示方式 N趋近无穷大时,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描述有限次测量值偏 离平均值的程度。 描述平均值偏离真值 的程度。 平均值 标准差 样 本 标准差 总 体 标准差 第二节 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A类分量: 不确定度一般包含有多个分量,按其数值的评定方法可归并为两类: 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具有分散性的一个参数,它是被测量的真值在某个量值范围内的一种评定。它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 B 类分量: 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的分量,用 表示. 用其他方法 非统计学方法 评定的分量,用 表示. 两类分量用方和根法合成: 二 A类分量 的计算 S为标准差,t为分布因子,n为测量次数. 参看书15页表1. 5的情况, 简化取因子 基于普通物理实验中测量次数小于10 、大于 A类不确定度 可近似取标准差S的值. , P 0.95 三 B类分量 的计算 由于引起UB分量的误差成分与不确定的系统误差相对应,而不确定系统误差可能存在于测量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因此UB分量通常也是多项的,各环节系统误差来源是不好确定的。 测量总要使用仪器,仪器生产厂家给出的仪器误差限值或最大误差,实际上就是一种不确定的系统误差。因此仪器误差是引起不确定度的一个基本来源。从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我们只要求掌握由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UB分量的估计方法。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简化为: 在物理实验中,不确定度U用下式计算: 当测量次数在6—10次时,上式可简化为 当测量次数在小于6或大于10次时, 值见教材15页表格 四 实验中仪器误差的几种获取方法 仪器误差 :在正确使用仪器的条件下,测量值 与真值之间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 刻度类仪器误差: 显示类仪器误差: 精密类仪器误差: 电表类仪器误差: 取最小刻度的一半。 卡尺取精度。 螺旋测微器取精度的一半。 按表级计算。 取数字的最小显示位。 扩大的仪器误差 : 视实际误差的大小来定。 数字秒表:最小分度 0.01s C.未给出仪器误差时 非连续可读仪器 (五)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 六 相对不确定度 或 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U可更为简单地取 二、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 (单位) 由于不确定度本身只是一个估计值,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表示最后结果的不确定度只取一位有效数字,最多不超过两位。在本课程实验中,扩展不确定度一般取一位有效数字,相对不确定度一般取两位有效数字。 表达式的物理含义:测量值取n次测量平均值后,真值位于区间 内的可能性约为95% 第四节 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 一、间接测量结果的最佳值 设间接测量量 z 是由直接测量量x,y通过函数关系z f(x,y)计算得到的,其中x,y是彼此独立的直接测量量。 为各直接测量量的算术平均值 二、间接测量量的不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章图形学技巧.pptx
- 第4章网络层(部分内容)技巧.pptx
- 第4章温度检测技术技巧.ppt
- 第4章稳定性技巧.ppt
- 第4章无线电测向系统101214技巧.ppt
- 第4章烯烃技巧.ppt
- 第4章系统的频率特性技巧.ppt
- 第4章显示仪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林德杰)技巧.ppt
- 第4章线性粘性流动技巧.ppt
- 第4章相平衡技巧.ppt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