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讲 运动技能的学习.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讲 运动技能的学习;人类所有选择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都需要动作技能;第一节 技能与学习 ;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指主观上认识的,能表现客观外界的知识、事实的知识。就是说,人能够作出表述的知识。“知道那是…”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指关于如何去做某事的知识;操作的、实践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在一个人的意识域之外,如走路、骑车、说话、系鞋带等,往往操作比说明更为容易。“知道如何…”;学习的定义 学习——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learning ——Deep and wide knowledge gained through reading and study. 学習—— 学び,習うこと。特に,学校なとで系統的に勉 强すること。心理学で後天的経験によって,生 活体の行動の仕方が持続的な变化をうける過程 のこと。 以上是从掌握知识的构成或知识的真正占有之观点得出的一般概念。而心理学上对于“学习”一词的概念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势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 ;1、学习因经验而产生 经验(experience)是指个体生活习得的积累。如习惯、知识、技能、观念等。因经验而产生学习的情况有两大类: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书法:如何握笔、按纸、润墨、运笔);无计划情境中的学习(偶然的、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如看到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报道饮食中毒注意饮食卫生)。 总之,经验是构成学习的重要条件。先有引发经验的情境,个人在情境中活动,而后才产生学习(情境教学、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2、行为或行为潜势的改变 行为的改变较为容易引起重视,因为由行为上的改变而推知其是否已产生学习较为可行。例如学认字时,开始只见字形,经练习后,见字形即可发出字音并了解字意,由此可以推知已产生了学习。 在体育运动中,动作的完成无疑可以视为一种学习,但是否没有掌握动作就意味着不存在学习呢?事实并非如此。反复的练习虽然暂时没有造成行为上的根本改变,但在这一表面现象(失败)的背后有着行为潜势的改变,这也是一种学习。另外,有时长时间的练习始终未能完成动作,但改变了某些条件(环境)后即能完成,这也可以证明在此以前存在着一定的行为潜势的改变。 ;3、较为持久的改变 无论是外显行为或行为潜势,如果改变是非常短暂的,它就不能称之为学习(酒改变了人的清醒状态、由亮到暗引起的视觉变化等)。当然,由学习获得的行为也并非能够永久保持(遗忘)。 4、学习有多种类型 学习的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凡是因经验产生的行为改变均称为学习。至于学得的行为可能属于生活习惯方面,也可能属于身体活动技能方面、书本知识方面、理念方面等。 ;学习理论 自古以来,对人类的知识起源的探讨一直就是哲学上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哲学主题,一向称为“知识论”或“认识论”(epistemology)。虽然哲学家们都同意,知识之来源是学习,但对人类“何以能学习知识?”与“如何学到知识?”两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在哲学理论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其中,对以后的学习心理发展有着比较大影响的是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和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理性主义。 ;1、 经验主义学习理论 按洛克的经验主义之主张,人类的一切知识均来自后天经验,反对理性主义者所提倡的先天观念的说法。洛克认为,人类本性有如白板(tabula rasa),纯然无色,不分善恶,其后的一切改变,完全取决于后天的经验。即人类的知识完全来自后天在生存环境中学得的经验,环境将其信息写在原始纯净的心灵上。学得之经验构成观念(或知觉),而后经过联想旧会变成知识。此类将零碎观念汇集为知识的历程,被称为观念联想(association of ideas)。 例如:幼儿对狗的观察经验中,最初可能只注意到狗的大概外部形象,这便形成一种观念。如果此时被教以狗的声音,幼儿于是又学得了一个观念。等下次狗出现在面前时,幼儿就可能将狗的形象与声音联想起来,形成对狗的认识。随着对狗的进一步观察(经验),可以发现狗的许多其他细节,可以了解狗的结构、各种特性、种类、演变历史、甚至不同语言对狗的称呼等,更多观念的联想使有关狗的知识变得更为复杂而且丰富。 经验主义哲学家们就是以此种“观念联想”来解释人类学习知识的历程,在哲学心理学上被称为联想心理学(association psychology)。联想心理学发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