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根古城淮阳第三章美丽的龙湖
寻根古城淮阳第三章美丽的龙湖
(2009-07-03 06:43:11)
HYPERLINK javascript:; 转载
标签:
HYPERLINK /c.php?t=blogk=%BB%B4%D1%F4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淮阳
HYPERLINK /c.php?t=blogk=%C1%FA%BA%FEts=bpoststype=tag \t _blank 龙湖分类: HYPERLINK /s/articlelist_1624592390_1_1.html \t _blank 淮阳新闻
?
?
□首席记者李红军文图
? 图为苏辙被贬淮阳时在龙湖西北的柳湖中修筑的读书台,又称苏亭。
图为淮阳龙湖里的西铭山,其上有“望雨台”,“望台烟雨”为古陈州八景之一。
目前,你若由西边进入淮阳县城,在柳湖之上,你会看到起飞的九龙造型。九条龙造型不同,神态各异,或跃或卧于碧波之上。这样的造型,取意有三:一是传说中的这个故事;二是淮阳城湖本身就是龙湖,龙母育子于龙湖之中;三是让进入淮阳的人看到龙天然就品出龙湖之味。
知府李大人找到真人,依真人之言,在龙湖西部,也就是现在的柳湖里修了九条蛟龙,那九龙奔腾在龙湖之上,看上去煞是威猛。九龙修睦后,真人才借此镇住了乌龟,并把它打回原形,为庶民消除了祸害。这实在就是暗喻,九蛟龙得水方能施展其威力,也就是说真人借助蛟龙之力才能除害。
后来这乌龟偷吃了山上真人郑大炼的千年丹珠,变成一黑脸青年,穿墙透壁,欺负妇女,陈州府也拿他没办法。
有一天,这只乌龟静静从画卦台爬了出来,吸日月精髓,运阴阳二气,驾起一朵乌云,在天上游来游去,想找个地方修炼成人,享受人间乐趣,可一直没有找到好去处。乌龟仔细观看,见龙湖里有座不太高的山,山上有不谢的花和常青的草。再仔细一看,又见有缕缕紫气缭绕,更是心动。为何不去看看?于是,乌龟按下云头,落到了这座小山上,这座山就是西铭山。
相传,伏羲画卦台是伏羲画八卦的圣地,也是后人学易研易的圣地,天下想知宇宙天地玄秘、来陈地学《易》的志士络绎不绝。画卦台下有一只乌龟,这只乌龟有相称的道行,在画卦台下偷偷学《易》数百年。
西铭山之所以得名,是由于龙湖里的这个高丘,南北百余丈长,东西宽二十余丈,高高低低,并不平坦,老庶民管它叫“鸡鸣山”。因“鸡鸣”与“西铭”几乎同音,所以又叫“西铭山”,但也有说叫“九龙山”,其中还有一个传说。
民国初年,西铭山因四周居民取土建房,破坏严峻。1939年,县长苗德在此立一石碑,禁止取土,碑文说:此山半城半郭,载在县志,北望羲陵、柳湖,南瞻厄台、思陵,东有长湖、城垣峭壁,自然风景之佳,全县都不如这个地方。1996年淮阳县清淤时,增高了西铭山,进行了绿化、美化,重现了“望台烟雨”之景观。
张咏通诗文,博才学,颇有名声。宋真宗时,由寇准引荐,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因遭丁谓弹劾出任陈州知州七年。一天,张咏看到丁谓逐寇准的奏报,恸哭失声,痛骂丁谓,不久便郁郁而死,葬于宛丘县(今淮阳县城西十二公里的柳林集)。清代诗人汪思回有诗《望台烟雨》赞曰:“园僻常宜雨,台高故受烟。溪云笼树密,山翠帐湖妍。不尽陈州胜,因思张咏贤。追攀寻去住,暮霭隔前川。”
望,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极具诗情画意。“望台烟雨”成为古陈州八景之一。
淮阳之地,几乎与山无缘,但在龙湖里,却有个西铭山。宋朝陈州知府张咏深爱龙湖景色,便在西铭山上建造了别致的“望雨台”。细雨时日,登台远
西铭山的传奇故事
后来历代的陈州知府,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家,都不忘读书台的修缮,一代接一代传了下来。
苏辙送走哥哥,走进读书庵,倚柱向东南望去,水天泽国,蒲苇丛丛,心境一下子舒朗开了。路有千条,条条都能通京都,条条都能为国为民,我何不抛却官欲,俯下身去写下时势的千古诗篇呢?由是,苏辙开始以淮阳为题,写诗作赋,为陈州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苏轼在陈州游玩多日之后,登舟返回任所。
苏辙笑着说:“全在我心中呀!”
苏轼拍手笑了,摇摇头,说:“天大则才公,地厚则才久。”
苏辙立时回道:“水载舟也覆舟。宦海若舟,我这只小舟叫大海沉没了。”
苏轼说:“这台高出水面,如同一船。”
苏辙回答道:“水是阴,台是阳,这叫负阴抱阳。”
一天,苏轼陪苏辙读书后出来散步,问道:“这读书台位于水中是何意啊?”
不久,苏辙的哥哥苏轼到陈州来探望弟弟,兄弟俩经常游船于莲叶蒲苇间,赋诗唱和,消愁解闷,好不舒畅!
那时候,龙湖里大部门是水,水里也有一片片高地。苏子由在湖西北那一溜露出水面的龙脊样的地上建了一个读书庵,茅草盖顶,简陋朴素。这儿湖水无边,水碧草绿,寂静异常,确实是个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