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春温;一、概述
(一)定义:
(二)文献论述
1.病因伏寒化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2.郭雍提出病名
3.王履确立治法
4.理论完善明清
(三)现代医学范畴
流感、流脑、败血症等。;二、病因病机;三、辨证论治
(一)诊断要点
1.季节特点:春。
2.临床特点:
3.传变特点:易神昏谵语、易痉厥动风、易斑疹吐衄
(二)治疗原则
清泄里热,并佐以养阴透邪。;(三)分型
1、卫气同病(表寒里热)
【主症】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表寒
腹胀,便干,渴,唇焦——里热
【治法】解表清里。
【方药】
(1)葱豉桔梗汤加黄芩;
葱白、豆豉、薄荷 、桔梗——辛散外邪
连翘、栀子、竹叶、甘草——清泄里热
(2)增损双解散
;表寒——荆、防——外
里热——
黄连解毒汤(减黄柏)——清热解毒
硝黄草——热从大便走
大黄、姜黄、僵蚕、蝉退——升降散
滑石、甘草——六一散——热从小便
薄荷、蝉退、石膏、甘草——清解汤(凉解汤:药量不同)
连翘、蝉退、石膏、白芍、甘草——和解汤
滑石、甘草、连翘、蝉退、白芍——宣解汤;2、卫营同病
【主症】寒热、咳、渴、烦、谵+肌肤斑疹隐隐。
【治法】泄卫透营
【方药】同风温病
;3、气分郁热
【主症】热、苦、呕、渴、烦、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黄芩——清泄里热
玄参、白芍——养阴
淡豆豉——透邪
甘草——调和
;4、热灼胸膈
【主症】热、渴、烦、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苔黄、脉数 。
【治法】清泄膈热
【方药】凉膈散
硝黄草——下(大便)
竹叶——下(小便)
芩翘栀——里
薄荷——外
;5、阳明热炽(略)
6、热结肠腑
【主症】热、秘、胀、满、痛——热结
+口干唇裂,苔焦燥,脉沉细——兼液亏
+ 上症+气虚证——兼气液不足
+小便不畅、疼、赤——兼小肠热盛
【治法】通腑泄热
【方药】
;(1)阳明腑实,兼阴液亏虚—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氣湯方〕: 即於增液湯內加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五分, 水八杯, 煮取三杯,先服一杯, 不知, 再服。
生地、玄参、麦冬—增液(体)
硝、黄——攻(用);便秘治疗思路;(2)阳明腑实,兼气液不足—新加黄龙汤
硝、黄、草—下——热结
增液汤+海参+当归—润——液亏
“再加海參者, 海參鹹能化堅, 甘能補正, 按海參之液, 數倍於其身,其能補液可知, 且蠕動之物, 能走絡中血分, 病久者必入絡, 故以之為使也。”
“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
人参——气
姜汁——宣通胃气(“微點薑汁,宣通胃氣, 代枳朴之用,合人參最宣胃氣。” );(3)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导赤承气汤
(组成:硝黄连柏赤生地)
注:
①温病小便不利——忌淡渗
《温病条辨·中焦篇·三十》:
“溫病小便不利者, 淡滲不可與也, 忌五苓八正輩。”;②单纯热盛阴伤致小便不利—冬地三黄汤
《温病条辨·中焦篇·二九》:
“陽明溫病, 無汗, 實證未劇, 不可下, 小便不利者, 甘苦合化, 冬地三黃湯主之。”
; 合化阴气;《吴鞠通医案·卷一·暑温》“甘苦合化阴气利小便法,举世不知,在温热门中诚为利小便之上上妙法。盖热伤阴液,小便无由而生,故以甘润益水之源;小肠火腑,非苦不通,为邪热所阻,故以苦药泄小肠而退邪热。甘得苦则不呆滞,苦得甘则不刚燥,合而成功也。”;《温病条辨·中焦篇·十七》
“陽明溫病, 下之不通, 其證有五: 應下失下, 正虛不能運藥, 不運藥者死,新加黃龍湯主之。喘促不寧, 痰涎壅滯, 右寸實大, 肺氣不降者, 宣白承氣湯主之。左尺牢堅, 小便赤痛, 時煩渴甚, 導赤承氣湯主之。邪閉心包, 神昏舌短, 內竅不通,飲不解渴者, 牛黃承氣湯主之。津液不足, 無水舟停者, 間服增液, 再不下者,增液承氣湯主之。” ;7、热灼营分
【主症】略
【治法】略
【方药】
清营汤
犀角、黄连——清
增液汤——滋
丹参——活
双花、连翘、竹叶——透热转气
清营湯方(鹹寒苦甘法)
犀角三錢、生地五錢、元參三錢、竹葉心一錢、麥冬三錢、丹参二錢、黃連二錢五分、銀花三錢、連翹二錢連心用。 水八杯,煮取三杯, 日三服。;8、热盛动血;9、热与血结
【主症】少腹硬满,痛,狂,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脉涩。
【治法】泄热通结,活血逐瘀
【方药】桃仁承气汤
硝黄——下
丹皮、赤芍、桃仁、当归——活、养;下焦瘀血部位鉴别
大便色黑,小便正常——大肠瘀血
大便正常,小便赤涩——膀胱瘀血
妇女月经异常而少腹硬满—血室瘀血;10、气营(血)两燔
【主症】热、头痛、渴、苔黄
+营:斑疹隐隐、舌绛、脉数
+血:多部位出血
【治法】气营(血)两清
【方药】;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