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聂市古镇历史沿革.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聂市古镇历史沿革

聂市古镇 聂市,原名接驾市。相传三国时,吴主孙权赴今黄盖湖巡视部将黄盖,附近官绅在此“接驾”,故称“接驾市”,“接驾”与“聂家”类似谐音,随着年代远久的演绎,“接驾市”就慢慢的被人称为“聂家市”,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乾隆三下江南时曾在镇上一户聂姓人家住过;因为皇帝到来的原因,后来人们便将小镇改名为今天的聂市。从三国算起,聂市建镇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宋代起,聂市便开始在中国的历史上崭露头角。据历代《临湘县志》、《张氏族谱》记载:聂市古街南端张家门的张尚祖,系临湘县的第一名进士,官天章阁待制、东京府尹、节度使、平章军国事。并自张氏兄弟开始,聂市人文蔚然而兴。至清代,聂市有“五里三牌坊,两里三进士,隔河两驸马”之说,据说,张氏兄弟的父亲张实万去世后,宋仁宗新撰祭文,赞赏他两个儿子尚阳:“朝廷赖其赞襄,边防得其谋议。他日垂绩凌烟,谅公为之色喜。”(实万公墓位于珠贝桥张公山象马坳,绿树环抱,墓茔完好,碑石林立,刻有宋仁宗皇帝谕祭,麻石碑刻有墓联:“祖德传万代;宗功昭千秋”)。明清时期,聂市地区的茶叶贸易逐渐繁荣,明弘治《岳州府志》、清康熙《临湘县志》,就已经将聂市列为“古市”。 现在的聂市老街形成于明清,始于茶业经济的繁荣初期,清末民国年间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聂市老街凝聚了老聂市人的智慧,鼎盛时期,整条聂市街,徽式建筑林立,天井、假山、池塘遍布各处。晚清、民国年间,聂市茶商还几度捐款从湖北蒲圻购置石料,将1公里长的聂市古街全部铺上蒲圻石块,并砌了下水道,人从街上走过,“天晴不沾灰,下雨不沾泥”,茶商还从武汉、天津等地购置钢板、钢梁建成了长80多米、宽6-7米、高10余米的聂市大铁桥。抗日战争期间,智慧的聂市人民打通了老街各家的墙壁,建起了一条秘密通道,能户户相连,抵御外敌。史料记载,旧时的老街有“聂市八景”:金竹睛岚、高桥HYPERLINK /doc-view-73376.html烟雨、双洲明月、陡石清泉、康公古渡、九如斜阳、茶歌晓唱、渔舟夜游;石板街、石牌坊、河畔吊脚楼,随处可见。 附:聂市八景(选四) 〔清〕姚登瀛、方凤俦 (一)金竹晴岚 名山高耸趁春晴,浓绿浅红映翠屏。但愿画工传妙笔,好将颜色入丹青。 (二)高桥烟雨 山色湖光一望迷,得时春草正萋萋。几回诉与东风听,借到剪刀剪不齐。 (三)康公古渡 携手同行笑且言,拣茶人散夕阳天。不知何处小儿女,隔岸高声唤渡船。 (四)九如斜阳 桥边风月桥头霜,桥上闲游话晚凉。遥看斜阳返照里,女儿个个着红装。? 古镇聂家市赞 郭长春 名缘接驾出,皇辇幸临归。西岭荆峰秀,东皋铁塔巍。 阁堂成古迹,校宇放新辉。民俗夸淳朴,青山横翠微。? 聂市古杉 李正操 傲霜斗雪百年桐,借问何由老复荣?为感春晖新吐绿,笑同邻叟庆升平。 立地撑天倡大风,披星戴月对苍穹。饱经雨雪今何似?满目春枝夕照红。   一步一个大商号,对于聂市街来说,绝非夸张。据说,清代至民国年间,聂市街上有十多家茶行,一百多家商号、住宅。因为战争、洪水和一些人为因素的破坏,相当多的一部分已被拆除或损坏,但古韵犹存,清代、民国年间的住宅、商号仍然不少。 姚文海旧居,位于聂市老街中段。侧立面为风水门,正立面大门卷棚,正立面上层漏窗,双天井院,中间有过院,过院柱础,二进骑门梁装修精美,天井院装修,什锦窗有暗八仙、戏剧故事等,有狮象、草花龙、笛子等,共六扇。侧院花园、阁楼带回廊。 杨裕兴匹头坊,即杨裕兴住宅。位于聂市老街中北段,现住其后裔一户。青石大门,垂帘柱门罩,青砖雕成,气势雄壮;内为天井院,有楼阁、车模、直棂栏杆、外砌维护墙“369”老砖,一眠斗砌。 姚汉成百货坊、方源顺茶庄。姚汉成百货坊位于上街中部,现有住户两户,方原顺茶庄位于下街尾部,现有3户居户。两处房屋,临街面无砖石墙体,全由天槽、地槽夹持的木桩、门片支撑,早晨卸下,傍晚装上,两侧为“马头墙”,伸出木门、木桩一米的外耳墙,书有商号。形制为天井院、阁楼、门庭有阁楼、硬三角挺。前店后院,以天井相隔;前店两边为木质售货台;天井两旁为账房先生居室;后宅,即商号老板及其家人居室,后墙正中为家神,祀历代祖宗,各房有天窗。这些都是清代、民国年间中等商号的典型式样。 还有更多的老字号,像古松布鞋已经很难找到踪迹。从繁盛如夏日之花到凋落如秋叶之瑟瑟,这一切或许只能从断壁残垣中找寻了。 聂市街的时光记忆里,繁华过,寂寞过,衰败过,如今它显得悄无声息。随着商贸、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聂市镇街道在最近二十多年来已有古街、新街两区,红砖小楼与青砖灰瓦交错着。经受着日军的侵入纵火、修建咀闸、长江洪水……加上后来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这里有些破败。只有见证过它华丽身段的老人们,才一边回首往事,一边对比今朝,叹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