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两层基本的含义?
2.实践有什么特点?
3.实践有几种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 上述材料中是谁在从事活动?
2. 这些活动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
3. 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一)实践及其特点;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 ③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教师讲课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教室里听课
⑧ 小行星撞击地球
;实践主体;学生看书;1.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两层基本的含义?
2.实践有什么特点?
3.实践有几种基本形式?;神舟九号成功发射并顺利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思考二:
“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 ,发射“嫦娥三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2、实践的特点;实践是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还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2014年的“两会”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一次两会,由执政党绘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宏伟蓝图将正式成为国家意志,2014,我们在路上! 这体现了(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两层基本的含义?
2.实践有什么特点?
3.实践有几种基本形式?;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在社会
各方面的改革;
自主学习课本44-4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5分钟)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
;走进生活大课堂;;动动脑 : 感悟道理;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辩一辩:;认识的来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打不相识
吃一堑,长一智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动动脑 : 感悟道理;;动动脑 : 感悟道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动动脑 : 感悟道理;(1)实践是认识的_____。;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掌握】;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掌握】;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2013广东高考)3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③ ④;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新版PEP三年级上册Unit 1 Making friends start to read&reading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一次性耗材医用器械耗材投标供货方案.pdf VIP
- 刮痧护理小讲课.pptx
- DBJT13-135-2017 福建省市政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docx VIP
- 2025版乳腺癌csco指南.docx VIP
- 体育社会学第四版卢元镇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讲课稿.ppt VIP
-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