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 同步备课】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直书].docVIP

【金版学案 同步备课】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直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相 关 读 物 直 书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    禀:承受 B.如董狐之书法不隐 隐:隐瞒 C.足以验世途之多隘 隘:险恶 D.历代厚诬,一朝始雪 雪:澄清 解析:A项,禀:遵循、秉持。 答案:A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 B.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 C.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 解析:D项,“烈士”在文中的意思是“有气节、有操守的男子”,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的人”。 答案:D 3.下列加点的“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 ②不践君子之迹 ③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 ④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⑤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⑥马迁之述汉非 ⑦私存《嘿记》之文 ⑧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         A.①③④⑥/②⑤⑦⑧ B.①③⑥/④/②⑤⑦⑧ C.①④⑧/③⑥/②⑤⑦ D.①④/③⑥/②⑦/⑤⑧ 解析:①③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代词,指“直书”这件事;②⑤⑦⑧助词,的。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解析:D项,“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不代表“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答案:D 二、文本研探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瑕:缺点 B.恶名被于千载 被:遭受 C.韦昭仗正于吴朝 仗:依仗 D.窃撰辽东之本 窃:私下里 解析:B项,被:遮覆。 答案:B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rc\ (\a\vs4\al\co1(①然世多趋邪而弃正,②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 B.eq \b\lc\{\rc\ (\a\vs4\al\co1(①故宁顺从以保吉,②是以张俨发愤)) C.eq \b\lc\{\rc\ (\a\vs4\al\co1(①苟直书其事,②其有贼臣逆子)) D.eq \b\lc\{\rc\ (\a\vs4\al\co1(①则秽迹彰于一朝,②崔浩犯讳于魏国)) 解析:A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B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因。C项,“其”,①代词,他们的;②代词,其中。D项,“于”,都是介词,表对象。 答案:D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项是(  ) 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②不违忤以受害也 ③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解析:①是说人们痛恨邪曲小人,与“直书之难”无关。③是说如果“直书”,许多贼臣逆子、淫君乱主的罪行就会被公开,被万代责骂。排除这两句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D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 B.作者引用了东汉末年流行于京都洛阳的童谣:“直如弦,死道边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