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故事性: 故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造成的叙事特质。
故事性的意义:吻合儿童阅读需求心理。对于儿童来说,喜爱故事、热衷于了解故事情节是其阅读的天性。;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现。
1、故事元
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事,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故事元这个中心服务的。 ;2、故事性的实现——调动相应的叙事技巧:道具(矛盾体现物)的使用、悬念的设置、故事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1)故事中的矛盾体现物——道具,道具穿接全文,推进情节的发展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白雪公主》中的魔镜
(2)传奇性与意外性
如《长袜子皮皮》人物形象的奇特性
《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在鲸鱼腹中与父亲相遇 ;;返回;;(3)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如绘本《我想吃一个小孩》
(4)悬念设置与气氛控制
如罗尔德· 达尔的童话《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鳄鱼爸爸想了一个办法,他跑到村子里,给宝贝儿子带回来一根卡车那么大的大香肠。
“不,鳄鱼爸爸!”奇奇说,“今天我只想吃一个小孩。”
“啊,我亲爱的奇奇,用小孩做的香肠根本不存在啊!”
“我不管!”奇奇烦躁的说,“我就是想吃一个小孩!” ;;;;;;;;; 3、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较成人低,文学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尤其年龄较小的儿童的阅读,还需要借助成人讲述的帮助。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在相当程度上保留着口头文学的许多叙述特点。
儿童文学的叙事性语言是一种充分儿童化的文学口语形式,它以简明为前提,以生动为根本。;4、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
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构成的一般方式:
①“纵式结构”
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情节。
②“横式结构”
按空间顺序将若干前后并无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并列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特殊构成方式:
①三段法结构(《愿望树》)
也称“三迭式”。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重在表现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是中外民间儿童文学作品常用的传统方式。
②连环式结构(《抱抱》、《鼠小弟的背心》)
也称“多段式”。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多次(至少有四次)反复,一环扣一环地向前延伸、发展,并逐渐推向高潮。在幼儿文学中较为常见。
③对立式结构(《仙女》)
即从正反、左右、前后、上下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来组织情节。 ;;;;返回;;;;;;;;;;;;;;;;;;二、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1、儿歌、儿童诗
用小小的情节来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力
《小蚱蜢》
小蚱猛,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2、童话、儿童小说
用故事性来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
3、寓言
借故事性来荷载思想,因此寓言形成的前提是故事
;;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儿童的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借助于形状、色彩和声音来进行。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比成人文学更具体、形象,更富有现场感和立体感。
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儿童将亲身经验与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结合起来。 ;下 雨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三、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除儿童诗外,儿童散文、童话、儿童小说无不注意到语言的音乐性、韵律感。例如洪讯涛的童话《灯花》:
天上,星星又睁开快活的眼睛,密密麻麻,和地上的灯火一样。
河水里,一河的星,一河的灯。天上的星,地上的灯,河里的星,河里的灯,谁还分得清。环眼四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都是灯,灯,灯…… ;;爸爸来信
妈妈,
你脸上的笑,
是爸爸寄来的吧?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