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什么是美学? (一)从知识系统看;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 (1)对象不同:精神性的理想、价值、意义等与人类行为 (2)方法不同:体验性与客观性的 ;(二)从美学学科的产生来看。 1、产生过程: (1)审美意识:指审美者对自身审美活动的非理性自觉的自觉意识。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比如玉琮和彩陶制作中的美的追求。;(2)美学思想或者审美思想 审美者有了对美、审美活动的理性自觉思考,但没有上升到对审美活动的整体进行全面研究,这种思考的结论多以哲学、文艺评论或者创作经验总结的形式出现。 比如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中西方都有很丰富的美学思想,美学思想的出现与审美活动的发达紧密相关。如《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是有艺术实践的基础的。;战国初曾候乙编钟;(3)美学学科:有意识地对审美活动进行整体性独立思考的学科。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1750出版了《美学》标志着学科的建立。 A、过程: 1735年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提出:“‘可理解的事物’是通过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可感知的事物’是通过低级认识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美学的’对象来感知的。” 174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开设美学课。 1750年出版《美学》一书。 B、原因: 莱布尼茨认为,认识可以区分为模糊的认识与明晰的认识,而明晰的认识又可以分为明确的明晰认识与混乱的明晰认识。莱布尼茨作为理性主义者不重视混乱的明晰认识。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沃尔夫认为理论的知识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和科学。在心理学中,沃尔夫不重视感觉能力。 C、影响: 拉丁语著作,影响不大;把美学看作是对感性认识能力的研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家把审美经验当作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美学低于逻辑学。 (4)美学学科的发展: 康德1790年《判断力批判》,提高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美学、逻辑学和伦理学是平等的学科,扩大了美学的影响。 黑格尔的《美学》影响到美学研究的重心。 “美学这个名称实在是不完全恰当的,因为美学的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因为名称本身对我们并无关宏旨,而且这个名称既已为一般语言所采用,就无妨保留。”;2、美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1)美学一词的出现。 19世纪60年代传教士编的英汉辞典中就已经出现了aesthetics词条,那时多译为审美之理、审美学等,美学一词并未出现。 1875年传教士花子安的《教化之议》一书首先出现“美学”一词。 (2)美学研究的开始。 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人把美学介绍给国人,推动了它的发展。 1902年王国维翻译日本人桑木严翼的《哲学概论》,1903年蔡元培翻译科培尔的《哲学要领》把美学学科介绍给国人。1906年王国维还要求国内文科大学开设美学课程。;王国维(1877_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教授中的教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A、1898_1907年前,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研究传统文学艺术. 1904年写成《红楼梦评论》,评价《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运用了叔本华的思想.还著有《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属于美学思想创新之作。 B、1907_1913年,研究戏曲和词. 《宋元戏曲考》等是戏曲研究的经典作品.《人间词话》(1908至1910)是其最有影响的作品。 C、1913_1927年,研究国学:古文字、器物、古史地. 1923年,任溥仪朝廷南书房行走.1927年在颐河园投湖自杀。;王国维美学思想;A、学术救国;A、学术救国;A、学术救国;B、美育救国——中西结合的美育思想;B、美育救国——中西结合的美育思想;B、美育救国——中西结合的美育思想;孔子言志;C、中西融合创造的古雅说;C、中西融合创造的古雅说;C、中西融合创造的古雅说;C 、中西融合创造的古雅说;D、《〈红楼梦〉评论》;D、《〈红楼梦〉评论》;E、意境理论;E、意境理论;E、意境理论; 蔡元培(1868_1940):浙江绍兴人.大教育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曾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 A、39岁以前传统文人. 1892年,25岁中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27岁散馆后,任翰林院编修.后因政治黑暗,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回故乡从事教育救国,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1899年后,他就主要进行教育救国的革命活动,主要从事思想启蒙活动.1904年成立光复会,任会长.1905年加入同盟会。 ;蔡元培;(三)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 1、美学史上的不同观点 (1)美学是研究美的。 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