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教案及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理 论 课 教 案 学科名称: 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年级专业: 2013级 班级名称: 医学影像专业 学年学期: 2014-2015 上学期 授课教师: 陈 建 所在单位: 黔江中心医院 授课学时: 2学时      理论课教案目录 周次章节内容授课类型学时合计 吉首大学医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授课 年级2013授课对象医学影像专业授课教师陈 建职称主治医师授课方式课堂时间2014年10月授课题目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教材名称、 主编内科学出版社 版次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教学 目的 要求掌握: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 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及并发症。 了解:肺动脉高压的分类及分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鉴别、预后及预防。教学 难点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 教学 重点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PPT思考题或作业1. 肺动脉高压分类? 2.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复习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内科学课后教学小结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25mmHg。 肺动脉高压分类,共分五类:1、动脉血肺动脉高压;2、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3、肺部疾病和(或)低氧血症所致肺动脉高压;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5、未明多因素机制所致肺动脉高压。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1、肺性脑病;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3、心律失常;4、休克;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休克;7、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教学内容与进程时间 分配肺动脉高压概念 肺动脉高压分类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概念、流行病学、病因与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肺源性心脏病: 概念、流行病学、病因与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5分钟 5分钟 35分钟 45分钟 概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引起。PH时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程中PH常呈进行性发展。 目前PH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所得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mPAP 30mmHg。此外,诊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rision, PAH),除需满足上述标准之外,还应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或左心室舒张末压<15mmHg。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可根据静息mPAP水平分为“轻”(26-35mmHg)、“中”( 36-45mmHg)、“重”(45mmHg)三度。超声心动图是筛查PH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拟诊PH的推荐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40mmHg。 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肺动脉高压曾经被习惯性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随着对PH认识的逐步深入,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会议”按照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特点将PH分为五个大类,每一大类根据病因及损伤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多个亚类,该分类方法对于制定PH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和欧洲心血管病学会(ESC)2004年又对此分类法进行了修订(表2-9-1)。 肺动脉高压(PH)、尤其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具有潜在致命性,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否则患者预后极差。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特发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IPAH)多在患者出现症状后2年左右才能确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