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复习课件1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复习课件12.ppt

第11课 咏物诗四首;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析: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目标学法;基础梳理;3.常识整合 (1)作者连线 顾况(约727-约820),字逋翁,海盐(今属浙江)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篆,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逸,有《华阳集》。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黑暗现实为主,如《囝》、《公子行》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后人称为“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 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 作家。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著有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 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曾与柳宗 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 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 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洁明快,风情俊爽。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其诗集有《刘梦得文集》。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登第时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存诗300多首,都是律诗和绝句。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3卷行世。;(2)背景链接 《子规》 顾况是唐代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和白居易、元稹、王建等大力推动“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借“子规”来讽刺世道不公,反映百姓中冤魂太多。 《葡萄》 韩愈,25岁中进士,却久不得官,后入仕,却屡遭波折,元和十二年因功被升任刑部侍郎,却因谏迎佛骨,再度遭贬,做潮州刺史。这首《葡萄》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作者借“葡萄”表明希望得到扶持提携的心愿。;《赏牡丹》 唐代自武则天以后,牡丹逐渐受到世人喜爱,而原来盛行的芍药等渐渐衰落。《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中也有“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的记载。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小松》 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诗人心中颇感苦闷。于是写了这首《小松》,来表达自己被埋没于深草的不平。;课文解读;2.句段赏析 (1)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品评:这两句是对前面杜宇传说以反诘证据提出的质疑,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将题材化通俗为新颖,写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人世的不公平和不合理表示极度愤慨,寓意深刻。 (2)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品评: “马乳”,马的奶头,这里比喻成熟的葡萄。“添竹”,指希望种葡萄的人在架子上多添些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这句是写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这里是咏物言志,表达自己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品评:作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艳丽,但开得太妖艳,因而显得缺乏格调,即“无格”。至于“芙蕖”,也就是荷花,素以高洁清静闻名,但往往孤芳自赏,故作者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作者写芍药、荷花并没有完全否定它们,而是抑中有赞,为写牡丹“真国色”独特魅力起侧面烘托作用。 (4)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品评:前一个“凌云”指的是小松,后一个“凌云”指的是大松。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不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造成了多少小松由于这样的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