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抢险救护队员的自我防护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抢险救护队员的自我防护概述

煤矿抢险救护队员的自我防护;(一)概 念;(一)概 念;(二)煤矿较大以上事故的特点 ;(二)煤矿较大以上事故的特点;(二)煤矿较大以上事故的特点;(二)煤矿较大以上事故的特点;(二)煤矿较大以上事故的特点;(二)煤矿较大以上事故的特点;;(三)自身伤亡的原因;1、氧气呼吸器故障造成;1、氧气呼吸器故障造成;1、氧气呼吸器故障造成;1、氧气呼吸器故障造成;2、违章作业造成;2、违章作业造成;2、违章作业造成;2、违章作业造成;3、技术措施不当造成 ;3、技术措施不当造成;1995年9月16日贵州省某矿11128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燃烧,救护队用干粉灭火器直接灭火,结果发生瓦斯爆炸,造成9人死亡,(其中救护队5人),只好封闭灾区 低浓度的瓦斯爆炸:正常涌出瓦斯的情况下,因微风或无风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收起的爆炸。 其特点是瓦斯有一个积聚的过程。当发生第1次瓦斯爆炸后,需一定积聚,才可能发生第2次爆炸。爆炸间隔时间在长短取决于绝对瓦斯涌出量和风量。大量瓦斯连续爆炸的案例表明,时间2h,甚至几小时。此类瓦斯爆炸的处理,为避免连续爆炸。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利用风流稀释涌出的瓦斯,不让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内。若通风系统破坏严重(如多处风门被摧毁、冒顶堵塞严重),一时无法恢复时,应千方百计查明灾区内是否存在火源。无火源存在应集中力量抢救人员,然后在严密监视瓦斯情况下,逐段恢复通风。若有火源存在,则应根据火源位置、火势大小、灾区通风情况和瓦斯情况,慎重决定灭火案。 ; 引起的采煤工作面火源,如果行动迅速、灭火器材充足,火势不大时,可利用灭火器材或水进行直接灭火。当火源为工作面中隅角的瓦斯燃烧,灭火时要注意严防把火苗赶到采空区内,以免发生瓦斯爆炸。上隅角的瓦斯燃烧的扑灭,危险性较大,因为瓦斯燃烧时的火源可能在巷道上部到种乱窜,甚至进入采空区内,引起采空区瓦斯燃烧或爆炸,当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和水量不足、瓦斯涌出量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扑灭上隅角的瓦斯燃烧是相当不易和危险的,必须及时撤出人员。 如果火源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灭火时要防止工作面和采空区大量瓦斯涌出和流向火源,引起二次爆炸。对于供氧充足的火源(如果采煤工作面进风巷或采煤工作面入口附近的火源)是低浓度的瓦斯爆炸,若能用氮气或高倍数泡沫灭火机等远距离灭火最佳,否则就要果断封闭灾区,断绝供氧,避免引起再次爆炸、扩大灾情。 掘进巷道发生爆炸后,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造成灾区影响范围内巷道垮落、通风设施和通风设备的破坏,引燃全风压通风的巷道内不阻燃胶带、电缆等,在掘进供风停止的情况下,一般而言(正常涌出瓦斯),瓦斯爆炸只发生一次,即使爆炸后掘进巷道内有火源出现(爆炸后高温引燃遇难者衣服、不阻燃风筒或其他易燃物),其存在的时间也是短暂的,这是因为供风停止,巷道中氧浓度很低。同理,即便巷道中瓦斯再次积聚,也不具备爆炸的条件。如果掘进巷道与老巷或采灾区之间存在漏风通道,或局部通风机仍在供风,同时存在阴燃火源或者爆炸火源为巷道高冒处的火点。就存在2次爆炸的可能。;;3、技术措施不当造成;4、违章指挥造成;4、违章指挥造成;4、违章指挥造成;5、指战员身体素质造成 ;5、指战员身体素质造成;5、指战员身体素质造成;6、心理方面原因造成;6、心理方面原因造成;6、心理方面原因造成;7、 其它方面原因造成;2)预防措施 (1)综合分析,科学制定方案。准确掌握事故信息,考虑其复杂性、真实性,根据灾情的不确定性,拟定多套方案,灾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调整救灾方案。 (2) 尊重客观规律,戒除经验主义。应集思广益,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以往成功经验,但又必须戒除经验主义;既要看到同类事故的普遍性,又必须充分考虑每个事故的特殊性。 (3) 安全有效施救,杜绝盲目行动。 (4) 以人为本,保存自己,抢救生命。 (5)救护指挥员认真履行职责,精心指挥。在灾区实际情况与救灾方案存在较大误差,或灾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应能及时作出应急反应,果断决策救护队行动。 (6)加强培训,普及救灾知识,使矿工不仅能够预防事故,而且懂得如何消灭初起灾害。 (7)加强救灾技术手段的研究。 (8)依靠科技进步,推广使用救护新装备。如灾区通讯、灾后气体监测分析、人员定位、生命探测、惰气灭火、注氮灭火、快速密闭等,提高救护队救援能力、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四川省的自身伤亡、违章案例;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