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四大名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
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
3、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范仲淹,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1043年任参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做太守。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 26岁登进士科后,因敢于直言,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但即使这样,52岁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人送“军中有一范,西贼惊破胆”之誉。54岁时,提出改革措施触怒守旧派,55岁时又继续遭贬,流转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后在赴颖州任途
中病死。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谪守 朝晖 骚人
霪雨 霏霏 怒号 潜形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岸芷汀兰 皓月
宠辱偕忘 嗟夫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课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
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
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百废俱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则{;前人之述备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清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气势非凡;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2、这些景物体现洞庭湖景观什么特点?
3、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
的情感?
4、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2、这些景物体现洞庭湖景观什么特点?
3、面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