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清热剂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清热剂 ;一、含义(清热药,清解里热,里热证) ;五、分类: ;4、清脏腑—清热调脏腑—脏腑热证 ;5、清虚热—透热养阴—虚热证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温热经纬》“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气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 一、主治: 阳明经热盛(六经辨证) 之证 肺胃气分热盛(卫气营血辨证) ;主症:大热、大汗、大烦渴、苔黄燥、脉洪大。 兼症:神昏、谵语、肢厥。 (四大一黄症为主) 病位:肺胃 病机:肺胃热盛,灼伤津液,未成结实。 二、治法:清热生津。 三、组成: 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四、方解: 石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肺胃之热 寒能清热,辛能解肌 透热外出 君 生津止渴 知母 :苦寒质润,清热养阴 臣 粳米、甘草 :益胃护津,缓和石膏寒凉沉降之性、 以防寒凉伤中之弊。 佐使 l??用药特点:甘寒质润,清热不伤津。;四、应用: 1、辨证要点:四大一黄症。 2、石膏用法:生用,打碎先煎,用量 30~60克。 3、加减: 暑热证加人参;消渴证加天花粉、石斛;牙龈肿痛 加大黄。气血两燔,引动肝风,加羚羊角、水牛角;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烦渴引饮甚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 4、现代用于乙脑、流脑、大叶性肺炎、出血 热、风湿性关节炎证属气分热盛者。 5、注意事项:表证未解;血虚发热;真寒假 热的阴盛格阳证。 五、加减方: ????? ;; 滞产高热案   李某某,24岁,农民。主诉足月妊娠,阵发腹痛见红伴高热2日。患者于2日前晚感阵发性腹痛,下身见红,经乡村医生诊查,断为临产。但宫口始终不开全,继而出现发热。医认为感染,给予肌注青霉素及解热药而热势不退,体温持续在39℃以上,因而转诊。入院后即行妇检,确诊为“足月妊娠临产”。经4小时后宫口仍未开全。; 此时产妇已高热达41.6℃,烦躁异常,辗转不安,喊叫不息,周身大汗淋漓,极渴而善饮。以手扪其头额、肌肤,灼若燔炭。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洪大滑数。证属阳明白虎证。即处白虎汤,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5g,甘草6g,粳米1撮。1剂。先煮粳米,去渣,后纳诸药,煎成约300ml,1次顿服,药后不过30分钟,诸症渐次消失。随即宫口开全,胎儿顺产而下。;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 竹参半麦 甘草、石膏、粳米 白虎汤 知母 清热益气 清气分热 养阴和胃 专于清补 热在气分 清热生津 专于清 伤寒、温病、暑病余邪未尽,气津两伤 症见身热,汗出,呕逆欲吐,舌红少苔,脉虚数。 热盛伤津 症见大热、大汗、大渴、苔黄燥、脉洪大。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主治:中、上两焦邪热炽盛之证。 热聚于上,内扰胸膈 身热口渴,胸膈烦热 火热上攻 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 热伤血络,迫血上行 吐血、衄血 热在于胃,燥热内结 便秘尿赤 内热炽盛 舌红苔黄,脉滑数 ;二、治法:清上泄下,泻火通便 三、配伍结构: 疏外 连翘、竹叶、薄荷 疏散热邪 清内 黄芩、栀子 清泻里热 泻下 大黄、芒硝、甘草、蜜 通便泄热 l?配伍特点:清上泄下,内清外疏 ;四、应用:? 1、辨证要点: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 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 2、加减: 上焦热盛,心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