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教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编号:QMSD/JWC-13-10 授课日期2013年1月 日授课班级12级综合高中、五年制高职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形式新授授课章节名称青玉案·元夕使用教具电子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诵读、想象,体悟女性形象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特点。 2.品读词作,理解词中“那人”的所指和词作的深层含义。 3.学习作品通过渲染、反衬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理解“那人”的寓意,探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时应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品读诗词,突破难点。了解了辛弃疾的生平和他的品格操守,才能深究本词的内涵,词人苦苦追寻的“那人”,其实别有寄托。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反衬的表现手法。学习时应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对“那人”的形象描写,词人是把她放在元宵佳节极其热闹的背景上,运用反衬的手法来塑造的。更新、补充、删节内容1.背景材料;2.关于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课外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与综合拓展训练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青玉案·元夕 一、导入 在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里,有许多慷慨激昂的作品,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但是他的作品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他的豪放激昂的作品固然振奋人心,而婉约含蓄的也同样出色动人,如《青玉案·元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领略这首婉约豪放兼有的著名词作。 二、解题 《青玉案·元夕》写正月十五夜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青玉案是词牌名,规定文章的格式;元夕是词题,与内容相关。 三、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在他生活的年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所谓“和战之争”。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都不敢放手使用,使他一??不得重用,抱憾而终。? 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四、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也称元宵节、灯节。 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凤箫:排箫,这里泛指音乐。 玉壶光转:比喻明月,一说为花灯的一种。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lǚ):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众里寻他千百度:在众多妇女中寻找她千百遍。他,文中指女性。度,遍。 蓦(mò)然:突然。 阑珊:零落稀少。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 (1)更吹落,星如雨(烟火落时又如东风吹洒满天星雨。) (2)宝马雕车香满路(装饰华丽的车马在路上来来往往,香气飘满一路。) (3)笑语盈盈暗香去(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 3.思考答问。 (1)词的上片,写了元宵节的哪些意象?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意象:花(花灯)、星(烟花)、宝马雕车、凤箫、玉壶、鱼龙(灯)。营造了一幅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游人如织,美女云集,热闹非凡的画面。 (2)词的下片,写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关系? 答:形象:盛装艳服的丽人和孤高脱俗的美人。用盛妆艳服的丽人来反衬孤高脱俗的美人。 (3)这首词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元宵节的景象?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填写表格) 词句描写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视觉夸张、比喻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宝马雕车香满路嗅觉借代写出了元宵之夜一派奢华的景象。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听觉、视觉比喻形象地渲染出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们通宵达旦、载歌载舞的欢庆氛围。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嗅觉、视觉借代以人的欢笑更加衬托出元宵节的盛况以及热闹。五、朗读梳理 1.熟读全词。 2.脉络梳理。 这首词上片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张灯结彩、灯火辉煌的热闹场面;接着写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最后描绘人们彻夜游赏、歌舞欢腾的情景。下片开头,先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