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8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一二章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光盘、磁盘、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声音传播所需的物质叫介质.
2、介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声速
定义: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单位: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
声速的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
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2、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距离:S=1/2Vt=340m/s×0.1s=17m
3、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二、人耳听声的过程
1、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2、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三、骨传导:
1、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四、双耳效应:
1、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影响因素:频率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85Hz11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描述音调的词语:尖;细;脆
响度:
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影响因素: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物体在振动是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距发声者越近响度越强;
3、增大响度的方法
①、距发声体近一些,②、减小声音的分散,③、增大振幅
三、音色
1、定义:声音的品质
2、作用: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
四、乐器的发声和音调
1、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2、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
3、打击乐靠鼓面振动发声,鼓皮越紧,音调越高。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声音的种类(从物理角度上分)
1、乐音:物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波形:规则
2、噪声:物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波形:不规则
二、噪声
1、定义: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 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
3、0dB: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最微弱声音;
5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4、噪声的来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生活
5、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较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声音的利用
声与信息
超声:声呐,回声定位,超声波扫描图——B超
次声:台风;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大象交流。
2、声与能量
超声: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加湿、碎石、除尘。
3、声与声音的区别
①、声:概念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
②、声音:概念窄,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音
第二章?? 光的传播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光源
1、定义:能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