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16节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PAGE
PAGE 6
用心 爱心 专心
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节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单元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济南模拟)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秦、楚两地相距甚远,说明①②③正确。④成语中不能体现。
答案:A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解析:材料肯定农、工、商、虞各自重要的经济地位,提出了农、工、商、虞皆本的思想。
答案:B
3.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
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解析: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即草市。到唐代时,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据此草市指的是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选D项。
答案:D
4.(2012·清远模拟)“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
解析:从材料“御街一直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根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据此本题选C项。
答案:C
5.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
省区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直隶14 13282 52743 537山东42 10464 112674 1583陕西
(关中)16 14321 23828 264江西45 45951 54543 976福建(不
含台湾)19 13115 20539 511广东— —72 127071 1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故应排除D;从明清各地集市变化反映不出B和C;而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发展,故A项符合要求。
答案:A
6.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6个,清代(鸦片战争前)增加到479个。就明清时期而言,这些工商业市镇( )
A.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B.严格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C.已开始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出现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工商业市镇兴起的原因在于经济和交通因素,B项指的是唐朝,故应排除;C项应该指的是宋朝的交子,故应排除;D项在明朝也应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
答案:A
7.(2012·武汉模拟)“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
A.井田制 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均田制 D.土地兼并
解析:阅读材料内容可知,国家将一定土地按统一的标准分配给农民,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C。
答案:C
8.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即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山居 ( )
A.从事商品生产
B.田庄里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过着自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届新课标历史:列强侵略和中国的抗争与探索.doc
- 届新课标高考语文专模拟演练试卷(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doc
- 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告样表填写方法.doc
- 届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录填写及装订规范.doc
- 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计工作计划-重要日期.doc
- 届明德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格式要求.doc
- 届新课标高三复习方地理配套月考试题(五)全部高中必修内容B卷.doc
- 届本科毕业设计手册信息) 1126.doc
- 届杨集中学高三历史二学期周练试卷1_0501074759406.doc
- 届杨集中学高三历史轮复习学案(一)_1010101626765.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24节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23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26节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25节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8节 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课标.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一单元(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6节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元测试卷 第31节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
-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品教学案-【专题三】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32页).doc
-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料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人文思想.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