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习配套课时精练:第9单元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14海淀区模拟)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 )
①欧风美雨的影响 ②社会变革的推动 ③服饰质地的不同 ④服装款式的差异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根据所学,影响近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等。本题选C项,③④是变化的具体表现,而不能作为原因。
答案:C
2.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服饰变迁。题干中“1912年”表明所描述现象与辛亥革命有关,五花八门的服饰背后浓缩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时间“1912年9月8日”看辛亥革命已经完成,成立了中华民国,必然对人们的服装有影响。“西装东装,汉装满装”表面讲的是东西服装、汉满服装,实际上讲的是当时东西思想、新旧思想的并存,而这些又对服装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也就带来了穿着打扮的纷繁复杂。所以选C。
答案:C
3.(2014 临沂模拟)《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固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清廷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
A.清朝末年 B.20世纪40年代
C.民国初年 D.20世纪50年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民间婚礼风俗出现了新变化(有所谓陪宾者),同时穿着打扮也是五花八门,有西服,有便服,还有清廷礼服,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民国初年。
答案:C
4.(2014梅州质检)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 )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解析:据题干商行的广告,可判断只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迁,故选D项。A项说法绝对化,B项在题干中未反映,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D
5.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时认为:20世纪“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有 (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联系20世纪50至90年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A
6.(2014南京调研)如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解析:题干材料中用男女平等的现象作为论据,证明《易·系辞上》中阴阳结合的观点,说明中国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受到冲击。A项不符合史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B项说法太绝对;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D
7.(2014太原模拟)《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解析:据题干材料分析,说明西方生活方式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影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届高考化学《晶体结与性质》单元测试题(三).doc
-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型易错讲解人教版 (山西专用):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质量检测8.doc
-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型易错讲解:第十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9.doc
-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课时测练 8.3盐类的水解(广东省专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届高考化学三十个复专题专题24. 怎样进行综合实验探究解题突破.doc
-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点训练:10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点训练 电化学原理doc.doc
-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点训练:8 电化学原理.doc
-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点训练:9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易通(浙江专用)走向考场 仿真模拟:高考模拟演练2.doc
- 届高考历史学科命题走势与热点问题.doc
-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新课标必修1.doc
-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用)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二) 公转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
- 届高考地理(鲁教版区域地理部分精品学案:3世界主要地区.doc
-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习:课时提升作业(一) 1.1 地球与地图.doc
- 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习方案 第10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湘教版.doc
- 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习方案 第13讲 地球的公转运动 湘教版.doc
- 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习方案 第14讲 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doc
- 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练6:地球的圈层结构行星地球(包括地球和地图)阶段质量检测.doc
-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品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地图 课时作业堂堂清.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