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线虫资料
病原生物学与检验教研室
宾羽琳;学习目标;第一节 概 述; 一、形态
1.成虫
多呈圆柱形,体表光
滑不分节;
大小因虫种而异;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雌虫尾尖直,雄虫尾
卷曲或成伞状。
; 2.虫卵
一般为椭圆形,无卵盖
多为黄色、棕色或无色。
卵内含卵细胞或胚蚴。
有些虫卵发育快,产出前已形成幼虫,称为卵胎生;二、生活史
大多数为直接型(土源性蠕虫)
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
少数为间接型(生物源性蠕虫)
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发育过程
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主要特征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三、致 病
幼虫所致损害
移行过程中造成相应组织器官损害;
幼虫发育过程中蜕皮,造成过敏反应
成虫所致损害 主要危害
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物质刺激及免疫病理反应。;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长圆柱形,似蚯蚓
活时粉红色,死后
灰白色
体表有细横纹,两侧
有明显的侧线;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雌虫
长20~35cm,直径3~6cm
尾端钝圆,双管型生殖器;头端见“品”字形唇瓣;(二)虫卵;二、生活史; 生活史类型:
宿主:
寄生部位 :
感染阶段 :
感染方式:
幼虫体内移行:
成虫寿命:;机械性损伤:以肺部病变更为明显
超敏反应:蜕皮,免疫病理 ;
;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腹痛(间歇性、突发性的脐周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并发症:胆道蛔虫症(最常见),肠穿孔和肠梗阻(最严重),胰腺炎,阑尾炎等;*;蛔虫钻入胆道;1. 查虫卵
标本:粪便
首选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2. 查成虫
标本:粪便或呕吐物
方法:自然排出;药物驱虫
3.痰中查幼虫
;询问流行病史+临床症状
影像学检查:X光、B超、CT等
免疫学检查:适用于早期感染;血清IgE增高
血液检查: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五、流行与防治;预防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加强粪便管理
消灭苍蝇等媒介节肢动物
治疗:
药物驱虫: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
外科除虫:急性腹症者;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消化道寄生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致鞭虫病。
成虫形态似马鞭(前端
尖细,尾端粗大钝圆),
长约30-50mm,活时暗红
色,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
成虫前端钻入肠上皮
层,以血液和组织液为食;虫卵的形态为腰鼓
形或纺锤形,棕黄色,
内含一个卵细胞,卵
两端各有一个透明塞。
鞭虫生活史与蛔虫相
似,但无幼虫移行,常与蛔虫并发感染。
鞭虫多为无症或轻症感染,中重度感
染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慢性
贫血,肛门脱垂(见于儿童)等
;鞭虫多与蛔虫感染同时感染,
但感染率低于蛔虫,为什么?;又称蛲虫, 我国古医籍称之为“短虫”
成虫寄生于人肠道的回盲部,引起蛲虫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瘙痒。
蛲虫病为“易治难防”
的寄生虫病,感染率
城市高于农村,儿童
高于成人。
;1. 成虫
细短,雌虫≈10×0.5mm,
雄虫≈4×0.2mm;
乳白色,似棉线头
有头翼和咽管球
雌虫尾端直而尖,
生殖器为双管型。
雄虫交配后即死,
一般不易见到;2.虫卵 ;二、生活史;生活史类型:
宿主:
寄生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
产卵部位:
雌虫寿命:;肛门瘙痒(最主要症状)
雌虫爬出肛门产卵, 刺激肛门
蜕皮、分泌物对皮肤的刺激
消化道功能紊乱;
异位寄生:蛲虫性阑尾炎、泌尿生殖道和盆腔、腹腔炎等
其他症状:烦躁不安、失眠、夜惊、夜间磨牙等;2.虫卵的检查
取材时间:清晨起床
没上厕所或清洗前
方法: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擦拭法; 五、流行与防治(自学);钩虫曾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钩虫是致病最严重的人体肠道线虫
寄生在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d)
美洲板口线虫(N.a); (一)成虫; 钩虫体内有三种单细胞腺体 ;;十二指肠钩虫;;雄虫交合伞和背辐肋;大小为56~76×36~40μm
椭圆形,无色透明
卵壳极薄
卵内含4~8个卵细胞
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明
显均匀的空隙;生活史过程模式图;生活史类型:直接型(土源性蠕虫)
终宿主:人
转续宿主:牛、羊、猪等动物
感染阶段:丝状蚴
丝状幼的生长特性
⑴在距地表1~6cm的土层表面聚集
⑵有向温、向湿、向上性
①A.d 22~26℃ N.a31~34.5℃
②可沿植物茎叶向上爬行数10cm;丝状蚴的感染方式
经皮肤、毛囊、汗腺等主动侵入
经口(乳汁、食用转续宿主)
经胎盘感染胎儿
幼虫在体内移行:皮肤→静脉→右心→肺→支/气管→会咽→胃→小肠
(有些A.d有迁延移行现象,N.a无)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成虫寿命:A.d 7年;N.a 5~15年;钩虫病的主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