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资料
第8章 发酵工艺控制;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8.1.1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微生物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强于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2)微生物的生长阶段不同,温度对其影响不同,
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对微生物的影响也不相同。
a.在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不同生长阶段的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也不一样;发酵的最适生长温度是什么 ?
——微生物生长繁殖最快的温度; 每种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可用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来表征。
在最低温度范围内微生物尚能生长,但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世代时间无限延长。
在最适温度下,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微生物生长迅速;
微生物受高温的伤害比低温的伤害大,即超过最高温度,微生物很快死亡;;8.1.1.2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2)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方向;(3)温度影响多组分次级代谢产物的比例
在20℃发酵时黄曲霉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G1与B1的比例为3:1,25℃时为1:2,30℃为1:1.
(4)温度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
(5)温度还影响基质溶解度、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如黏度
因此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要严格控制。;8.1.2 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
发酵过程中,随着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机械搅拌的作用,将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同时由于发酵罐壁的散热、水分的蒸发等将会带走部分热量。
发酵热(Q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净热量。单位kJ/(m3·h)。
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以及辐射热 。
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
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生物热(Q生物) ;生物热与发酵类型有关;生物热的产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呼吸作用强弱有关
发酵初期,菌体呼吸作用缓慢,产生热量较少。
菌体在对数期,繁殖迅速,呼吸作用强,产生的热量多,温度上升快,必须注意控制温度。
发酵后期,菌体繁殖↓,主要靠菌体内的酶系进行代谢作用,产生热量不多,温度变化不大。
如果培养前期温度上升缓慢,说明菌体代谢缓慢,发酵不正常。
如果发酵前期温度上升剧烈,有可能染菌。
培养基营养越丰富,生物热也越大。;搅拌热(Q搅拌) ;发酵罐内温度与环境温度不同,发酵液中有部分热通过罐体向外辐射。辐射热的大小取决于罐温与环境的温差。冬天大一些,夏天小一些,一般不超过发酵热的5%;问题5;(1)根据菌种及生长阶段选择
微生物种类不同,所具有的酶系及其性质不同,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也不同。如:
黑曲霉生长温度为37 ℃ ,
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温度为30~32 ℃ ,
青霉菌生长温度为30 ℃ 。;﹠ 发酵前期由于菌量少,发酵目的是要尽快达到大量的菌体,稍高的温度,使菌生长迅速;
﹠ 发酵中期菌量已达到合成产物的最适量,发酵需要延长中期,从而提高产量,因此中期温度要稍低一些,可以推迟衰老。
﹠ 发酵后期,产物合成能力降低,延长发酵周期没有必要,就又提高温度,刺激产物合成到放罐。
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产物的合成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不一样;;(2)根据培养条件选择
通气条件差时可适当降低温度,使菌体呼吸速率降低些,溶氧浓度也可高些。
培养基稀薄时,温度也低些。因为温度高营养利用快,会使菌过早自溶。;(3)根据菌生长情况
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
菌生长慢,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
培养条件适宜,如营养丰富,通气能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的生长。
总之,温度的选择根据菌种生长阶段及培养条件综合考虑。通过反复实践来定出最适温度。;最适温度的选择;8.2 pH对发酵的影响及调节控制;微生物;(2)pH值不同,微生物形成的发酵产物不同;微生物;8.2.2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产物形成
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如有机酸类产生使pH↓,红霉素、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呈碱性,使pH↑。
3、菌体自溶,pH上升
发酵后期,pH上升。 ;8.2.3 pH改变影响微生物生长及产物形成的原因;pH在微生物培养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同;8.2.4 发酵过程中pH的控制;※尽管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本身具有使生长适应pH值的能力,但是当外界的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微生物就失去了自身的调节能力,发酵液的pH值就会发生波动。
※为使微生物能在最适的pH值范围内生长、繁殖和发酵,首先应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性,不仅在原始培养基中要控制适当的pH值,而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测pH值的变化情况,根据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规律,选用适当的方法对pH值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 PH值调节和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3)补料调节:它既调节了培养液的pH值,又可补充营养,增加培养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oc VIP
- 2023光伏逆变器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pdf VIP
- LMQ.C型立式灭菌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初中数学_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课件设计.ppt VIP
-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电站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情况说明.docx VIP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pdf VIP
- NBT 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设计.doc VIP
- NBT 32008-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