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智电台讲座性格、情绪和心身健康.docVIP

李广智电台讲座性格、情绪和心身健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广智电台讲座性格、情绪和心身健康.doc

性格、情绪与心身健康(第三讲) 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 上午5:40~5:53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调频97.7 第一财经频道 生活服务大课堂 主 持 人:文 仪 特邀嘉宾:李广智 文 仪:昨天这个时候,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李广智医生谈了《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今天我们请李医生谈谈《人格类型与心身健康》。 文 仪:人格类型与心身健康有关系吗? 李广智:人格与健康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主要问题。据美国《科学杂志》报导,威胁现代人生命的重要疾病,主要是慢性非传染疾病。目前死亡率最髙的是心脏病、癌症、车祸、意外事故、脑动脉疾病和自杀等。可以说,人类死亡和疾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个人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人的性格行为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了解了这方面的常识,对于防治那些严重威胁人类的疾病是非常有益的。 文 仪:李医生,您昨天谈??C型性格,请再谈谈什么是A型性格 李广智:最早提出“A型性格”这一概念的是一位美国学者弗瑞德门。他在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冠心病人之后发现,可用4个单词来概括其特性:易恼火(Aggr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ger)和急躁(Impatience)。这4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为AIAI,其中有2个A字,弗氏便称其为“A型性格”。后来的人把非A型性格的人称为“B型性格”和“AB混合型”。目前认为,各性格类型的特征如下: A型性格:个性倔强、固执己见、性情急躁、易争好辩、声高气粗、攻击性强、生活紧张、忙忙碌碌,即那种一触即发的急性子。 B型性格:安宁稳重、温顺随和、节奏缓慢、抱负较少、深思熟虑、优柔寡断、很少争辩、言语声低,即人们说的火烧眉毛不着急的慢性子。 AB混合型性格(又称中间型):介于以上2者之间。 文 仪:A型性格与疾病有哪些关联? 李广智:目前已基本明确,除以往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遗传、重度吸烟等)外,A型性格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暴躁易怒的A型人的血与尿中含有过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表明A型性格的人交感张力过高,这些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内作用于心血管和其他器官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就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凝血机制失调和血栓形成,进而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文 仪:A型性格与血压有哪些关联? 李广智:A型性格与高血压1980年布尔(buell)首先提出A型性格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后国内外多数研究亦证实了这一点。一般认为,人处于长期应激状态下(生活拮据、工作紧张、精神刺激等)最易诱发血压升高,而A型性格者对应激环境的反应比B型者强烈得多,在烦恼时,A型者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高于B型者。这些交感活性物质增加,进一步诱发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便会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外周阻力增加,钠潴留,最后导致持久高血压。这可能就是A型性格易患高血压的机理。 文 仪:既然A型性格是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的重要致病危险因素,那么能不能转变A型性格? 李广智: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要改变人的性格,确非易事。但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的行为性格并非绝对遗传的,主要是后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学习形成的。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人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可能改变性格习惯和个性,主动积极地适应客观环境,使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与周围环境取得相容和协调,从而防止多种心身疾病。这就是近几年出现的“行为疗法”的理论根据。 文 仪:情绪对疾病和健康有哪些关系呢? 李广智:非洲草原上,有一种非常彪悍的野马,但是它有一个天敌:不起眼的吸血蝙蝠。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循证医学证实,人的情绪失控,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100多种疾病。 文 仪:情绪失控还会导致心理疾病吗? 李广智:情绪失控、心态扭曲还会导致心理疾病,并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今年年初,广西某艺术院校再现“复旦大学黄洋中毒案”。同宿舍的两名女生亚硝酸盐中毒,为同宿舍舍友曹某所为。2月14日,曹某因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已被批准逮捕。 文 仪:什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 李广智:中国心理学史学家燕国材(1994)认为,《周易》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之源。他将《周易》中的理想人格思想概括为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