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物态变化
一、物态与物态变化:
1、物态:
(1) 自然界的物质通常有三种存在状态:固体状态(固态)、液体状态(液态)
和气体状态(气态)( 比如:水有液态水、故态冰和气态水蒸气三种状态 )。
(2)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是液体,铁是固体,空气是气体”,那是指这些物质在
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
2、、物态变化:
(1)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2) 物质的状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最主要的条件是:温度、吸收或放出
热量。)
3、物态变化的实质:
从分子结构理论(分子动理论)来看,物态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物质从一种分
子结构变为另一种分子结构的过程。具体的说,则是物质的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引起
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从而引起分子运动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引起分子的排
列情况发生改变,使物质有一种分子结构变为另一种分子结构。
4、物态变化的种类和定义示意图:
物态变化通常有三类、七种:
三类: 固体与液体之间的转化, 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转化, 固体与液体之间的
直接转化。
七种: 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其中,蒸发与沸腾同
属于汽化 )
示意图:
要求:此图必须熟记,并且要能对每种变化举出3个以上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中的实际例子,同时对这些例子要能够作出正确解释。
二、熔化与凝固:
(一)、晶体与非晶体:
固体通常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1、 概念:
晶体: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或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虽没有一定的几何外形,但每个晶粒具有一
定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2、 晶体的分类和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类:
单晶体: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如:冰、水晶、海波、萘、食盐、蔗糖 …… 等。
多晶体: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虽没有一定的几何外形,但每个晶粒具
有一定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如:所有的金属等。
3、 晶体与非晶体在热学性质上的主要区别: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
(二)熔化:
1、熔化的概念:
(1) 概念: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注意:A、此定义对晶体和非晶体都适合;
B、应与通常所说的溶化加以区别。
(2) 常见的熔化现象:
如:冰化成水、冰雪消融、铁块化成铁水、沥青(或蜡)熔化 … … 等。、
2、晶体熔化的条件、规律,熔点:
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并继续吸收热量。
规律: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即:在熔化过程中虽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在熔点不变)。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即:必须达到并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
注意:不同的晶体的熔点不同;同一晶体的熔点受纯度、压强的影响。
( 如:在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降低而铁的熔点升高;纯度越大熔点越低。 )
3、非晶体的熔化: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吸收热量,但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并且,
非晶体没有熔点,它的熔化过程表现为:吸收热量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变成液
体;而在整个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即非晶体没有熔点)
4、熔化图象:
(1)图象:
(2)要求:A、能辨认哪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哪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并由此
确定晶体和非晶体。弄清图象表示的意义。
B、弄清图象表示的意义。
C、图象中各段表示的变化过程;
D、图象中各段(包括起点、终点和整个过程)中物质的状态;
E、图象中各段表示的过程中物质的吸热、放热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F、能从图象中找出该晶体的熔点。
5、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上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从固态变为液态,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