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病害.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浆果病害

柑桔病害Citrus diseases 全世界已知的柑桔病害约200种,中国已报道130种左右,其中最重要的是柑橘黄龙病、溃疡病(为国内检疫对象,甜橙高度感病)、疫霉病(脚腐病)、疮痂病(国内普遍发生,桔类受害重)、线虫病(以根结线虫为主)及贮藏期的青、绿霉病等。 柑桔溃疡病(Citrus canker)危害部位:叶片、果实、枝梢症状特点:叶片正、背面隆起,形成近圆形米黄色病斑,后期表皮破裂,呈海绵状,表面粗糙,灰褐色,病斑中心稍凹陷,周围有黄色晕圈。果实症状:病斑较大,木栓化,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状开裂,无黄色晕圈,病斑不深入果肉。枝梢病斑:隆起更显著,无黄色晕圈,常数个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斑块,夏梢受害较严重。 病原:?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柑桔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 citri= Xanthomonascitri)。 病害发生规律:越冬:病菌在病叶、病梢及病果组织内越冬,秋梢上的病斑为病害主???越冬场所。传播:翌年春季病菌借雨水、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等繁殖材料。入侵: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潜育期长短随着气温高低、寄主组织的老嫩程度而有差异。溃疡病菌有潜伏侵染现象,冬季不显现症状,而至翌年春季才显现症状。发病条件:高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柑桔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溃疡病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甜橙类最感病,柑类次之,桔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 防治要点:1.检疫:苗木和接穗消毒,未抽梢的苗木或接穗可用49℃湿热空气处理(苗木60分钟,接穗处理50分钟),已出芽的苗木可用700单位/ml的链霉素加1%酒精溶液浸苗30-60分钟,砧木、种子可用1%福尔马林液浸10分钟,或200ppm次氯酸钠溶液浸2分钟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2.冬季收集地面落叶、落果和枯枝并烧毁。3.苗木及幼树新梢萌芽后20-30天叶片刚转绿时各喷一次杀菌剂,大树谢花后10天、30天和50天各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波尔多液、铜皂液、胶氨铜、增效双(HED)、代森铵、链霉素、金核霉素等药剂。 柑桔疮痂病(Citrus scab) 识别要点:柑桔疮痂病又名癞头疤、钉子果,可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的幼嫩组织。叶片初生油胞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变蜡黄色,后病斑木栓化并向叶背隆起而正面凹陷,成为瘤状或圆锥状的疮痂。天气潮湿时,病斑顶部产生一层粉红色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幼果谢花后即可发病,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栓化的瘤状突起,稍大的幼果受害,多数发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皮厚、味酸,或成为畸形果。 病原:柑桔痂圆孢(Sphacelomafawcettii),属于半知菌门。有性阶段为柑桔痂囊腔菌(Elsinoefawcettii),我国尚未发现。 病害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其中叶片病斑是次年发病的主要来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害当年生新梢和嫩叶,经10天左右的潜育期,病部即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落花后病菌侵害幼果,夏、秋抽梢期为害新梢,最后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带病的苗木和接穗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高湿和适宜的温度利于发病。 防治要点:结合早春修剪,清除病梢和病叶,消灭越冬菌源。保持园内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轻发病。接穗用苯来特或甲基托布津浸泡消毒。春芽萌动时(芽长1-2mm)喷第一次药,落花70%时喷第二次药,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 柑桔炭疽病(Citrus anthracnose) 柑桔炭疽病可引起落叶、枝梢枯死及果实腐烂,在果实接近成熟时为害果梗,引起蒂枯落果。 识别要点:叶斑型病斑、叶枯型症状、枝梢症状、幼果症状、果实症状(干疤症状、泪痕症状、腐烂型症状) 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可为害甜橙、柚子、柑、桔、柠檬、佛手等多种柑桔类果树。 病害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病枝梢上越冬,也可以在病叶、病果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萌发后直接侵入寄主组织,或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炭疽病菌有潜伏侵染特性,而从伤口侵入时则无潜伏现象,果园初侵染源主要来自枯死枝梢及病果梗。 防治要点:冬季剪除病枝梢、病果台,清扫地面落叶。春、夏、秋梢嫩梢期及幼果期各喷药一次,易发生枯蒂落果的品种,秋季注意喷药保护果柄,防止病菌侵入。 柑桔青、绿霉病(Citrus blue and green mold rot) 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症状很相似,主要危害果实。病部果皮变软腐烂,扩展迅速,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病部初生白色菌丝,后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青霉病病斑边缘明显,较整齐,果腐过程较慢,病果有发霉气味,病斑上产生青色霉层,后期可延至果皮内部。绿霉病病斑边缘不整齐,果腐速度较快,病果有芳香气味,病斑中部长出绿色霉层,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