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式循环太极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十七式循环太极拳

三十七式循环太极拳 “三十七式循环太极拳”,是根据世传吴式太极拳慢架(去其重复动作)和精简吴式太极拳的部分编排结构,在保持了其原有的招式和风格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 单趟(正面)三十七个动作,简单易学,适用于初学入门;循环(反面)也是三十七个动作,可适应有些拳龄的人学习提高,着重于左侧的功力训练和左右的平衡协调练习;正反两面加起来共74式,总体强调的是左右整体的动作协调和内外的阴阳与气血的调和。此拳可作反复的循环,故曰“循环太极拳” 。 三十七式循环太极拳谱 预备式 01 太极起势 02 揽雀尾 03 单鞭 04 提手上势 05 白鹤亮翅 06 搂膝拗步 07 手挥琵琶 08 搬拦捶 09 如封似闭 10 十字手 11 抛虎归山 12 肘底看捶 13 倒撵猴 14 斜飞势 15 海底针 16 闪通背 17 云手 18 左右分脚 19 转身蹬脚 20 进步指裆捶 21 翻身撇身捶 22 上步高探马 23 披身踢脚 24 退步打虎 25 双峰贯耳 26 翻身二起脚 27 返身栽捶 28 野马分鬃 29 玉女穿梭 30 仆步下势 31 金鸡独立 32 措掌迎面 33 上步七星 34 退步跨虎 45 转身摆莲 36 弯弓射虎 37 合太极。 创编者: 邓正强 2009年3月4日 三十七式循环太极拳文字分解 三十七式循环太极拳的呼吸:逆腹式。起吸落呼、收吸出呼,但要自然,不可强求,尤其还要配合许多小呼吸,初始最好自然呼吸。 预备式 又叫“无极式” ,是取“无极而太极”之意,也可作“无极桩”功法单独练习。 1、面向正南,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小与肩)成平行步站立,两腿直立(两脚有摩地外旋之意),双膝放松,含腚园裆。 2、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双手微舒、指尖朝下随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 3、目光平视或看向自己前下方的地上(约本人的两个身长,也就是视线与身体保持在45度角上),身心松静,精神内敛,舌抵上颚,鼻吸鼻呼。 注:本式并无明显的动作,只是静心地站着,做一下开始练习太极拳前的一些准备,或曰:检视(检视什么?即太极十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中正、双膝放松、正容敛神、气沉丹田、呼吸自然、内外松静),其目的是在于:先将姿势摆正,并把心情平息下来,然后开始演练拳架。 口诀:立身中正顶头悬,腹内松净气腾然。三阳聚首于百会,气沉丹田在关元。 太极长拳号内劲,呼吸引导十四经。吐纳本是内家功,推陈布新调元神。 功效: 01 太极起势 全套功架由此开始,上下连接,循环往复,阴阳互生,不可紧张,但“意”却要专注,所谓“一举动,全身俱要轻灵”是也。 1、接上动,两手随身体放松继续下沉,两臂内旋使掌心向后,接着,双手同时向前缓缓抬起,与肩同高、同宽,手指舒展,与小臂平行。视线向前,腰、腿、脚的姿势不变。周身放松,用力在恰好能将双手提起,完成动作为度(以后各式皆同)。 感觉与比喻:(1)、双手上抬时,双脚微蹬,有春草拔芽之意;至肩高时,双手有微微向前伸展之意,同时大臂外侧与背脊部都有紧张之感;在外观上,可见衣袖在明显地向后退缩。(2)、双手上抬就像双手持一方巾扬起一般。 2、“伸”后是“缩”:沉肩垂肘,松腰下含,重心微向下落,两小臂与两手仍保持原状不变,只是随势平落并少带捋意。当双手下落至腹前时,身向上拔(拔意,不可强行挺膝、顶顶),手往下按(按意,垂落即可);直至按落到身体的两侧时,手指和双掌仍向前翘起,掌心向下,头顶身正,目光同前。 注:此1、2动,是“太极起势”中的初动,也是氤氲之气升降的内动外显。它一开一合,一阴一阳,开者阳升上拔,在“沾衣十八跌”里叫“双鹤抬头”是提升和掀掷他人的意思,专破双手采按;合者阴降下沉,在“沾衣十八跌”里叫“滑石坠坡”是捋按坠罩他人的意思。两式相生相克,仿佛是为后式的动作做一个舒筋松骨的活动。 感觉与比喻:下沉双手又如将丝巾向下铺摊一般。 3、接上动,双掌保持原状不变,双臂向两侧徐徐分开、并缓缓向上平举肩平。注意,在手往上举的同时,身要往下沉,并将重心逐渐移向右腿,左脚尖虚点在地,然而,这一动作须与双臂在抬至肩平时的同一时间里到位,这也是一个上下的对拔劲;在另一个方面,当双臂将欲抬至肩平时,双臂也要外旋(边抬边旋,这样的动态就叫“动中旋”),但掌心也要在双臂抬至与肩平的同时朝向前方。 注:这是一个“三动”同时到位的整体行动,叫做“一动无有不动,一到无有不到”。像这样的动势在以后的许多式子中还会有很多,希望大家注意。 4、上动不停,双臂分别从身体的两侧向胸前合抱,立掌,左手在外(前),右手在内(后),两掌心相对,左手拇指尖与鼻尖对齐;左脚同时向有脚的内侧前迈出半步(迈步时,脚须顺着脚尖前指方向的延伸线向前迈出,落地时须在不牵动身体重心的范围内进行),脚跟着地,脚尖翘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