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着肤灸法——无瘢痕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炷着肤灸法——无瘢痕灸.doc

无瘢痕灸 ( HYPERLINK / /) 【概 述】 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从古文献考证,古代医家多主张用瘢痕灸,无瘢痕灸的兴起当是近现代的事。这是因为古代医家认为形成灸疮与否直接影响到疗效。如《针灸资生经》指出:“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近现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方医学的传入,瘢痕灸所带来的剧痛、体表损伤及影晌美容的瘢痕等,难以为人们普遍接受。相比之下,无瘢痕灸可以避免这些缺憾,同时也可以起到类似瘢痕灸的作用。 【操作方法】 1.点穴 施灸之前先要点定穴位。患者体位应保持平直,处于一种舒适而又能持久的位置。暴露灸穴,取准穴点,并作一记号。点定穴点后,嘱患者不可随意变动体位。 2.置炷 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于灸穴皮肤表面,然后,将艾炷粘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多用中、小艾炷。近年来有贴敷艾炷的新型产品面世,可直接贴敷于穴区施灸。 3.燃艾 用火点燃艾炷尖端。如为中等艾炷,待烧至患者稍觉烫时,即用镊子夹去,另换一壮;如用小艾炷灸,至患者有温热感时,不等艾火烧至皮肤即持移去,再在其上安一艾炷,继续按上法施灸。对某些病程长和症情顽固者,亦可在患者感到灼热后,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一块较艾炷略大一点之红晕,隔1~2小时后可出现水泡。 4.疗程 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哮喘、眩晕、急慢性腹泻、肱骨外上髁炎、急性乳腺炎、皮肤疣等病证。 【注意事项】 1.无瘢痕灸艾炷的大小宜介于隔物灸与瘢痕灸之间,一般以花生米大至绿豆大为宜。具体治疗时须因人因病而选。 2.一般情况下,无瘢痕灸后,灸处仅出现红晕,如出现小水泡,不须挑破,禁止抓瘙,应令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注射针具吸去泡液,用龙胆紫药水涂沫,均不遗留瘢痕。 【临床应用】 1.急性腹泻 取穴:梁丘。 治法:将花生米大之艾炷直接放于左侧梁丘穴施灸,每壮灸至患者感觉发热时即以镊子夹去。每次灸7~9壮,至梁丘穴局部泛有红晕为宜,日灸1次。 疗效:共治疗455例,仅灸1次,均于1日内获愈。 2.白细胞减少症 取穴: 主穴:大椎、膏肓俞、膈俞、脾俞。 配穴: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治法:除大椎外均取双侧穴。以主穴为主,疗效不显时加用配穴。患者先取俯卧位,暴露背部,以新型贴敷灸疗艾炷置穴上,使其自然燃烧,当患者有烧灼感时易炷,每穴灸3壮,以局部出现潮红为度。再取仰卧位,用同法施灸。每日1次,12次为一个疗程。一般观察一疗程。 疗效:疗效标准:显效:治疗4~8日,白细胞总数上升至4.0×109/L以上者;有效:治疗9~12日,白细胞总数上升至4.O×1O9/L以上者;无效:治疗12日,白细胞总数仍在4.O×109/L以下者。 以上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42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 3.滑精 取穴:关元、曲骨、大赫。 治法:用中号贴敷灸疗艾炷分别贴于穴位皮肤上,点燃艾炷端,燃尽后,如热感不明显时,可取下另换1炷,每穴灸1~3炷,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连灸7日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3疗程。疗程间隔2~3日。 疗效:共治21例,临床痊愈9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 4.急性乳腺炎 取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硬结疼痛处),乳根。 配穴:发热加曲池、合谷、八邪之一穴(中指与无名指之间)。 治法:一般视乳房部硬结大小在硬结面上取3~5点分别灸1壮,然后在同侧乳根穴灸1壮。发热者配患侧曲池、合谷、八邪穴之一各灸1壮。用艾绒搓成绿豆大的艾炷直接施灸,灸至患者感到灼痛、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如3日后硬结未消者可重复灸1次。治疗期间正常哺乳,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疗效:灸后3日评定疗效。以疼痛、乳房肿块及全身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共治258例,结果:1次治愈者212例,2次治愈者46例,治愈率100%。 6.肱骨外上髁炎 取穴:阿是穴(患侧压痛点)。 治法:用艾绒搓成如麦粒大至花生米大小的艾炷,备用。痛点皮肤表面搽少许万花油,将艾炷放在肘部压痛点的皮肤上。点燃艾炷,当患者自觉灼痛时,将艾炷移开,再换上另一艾炷,不论壮数,以患者皮肤潮红不起水泡为度。每日1次,每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 疗效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