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第十三讲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ppt

消费心理学第十三讲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手机、笔记本电脑、高端电子产品;3.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月平均消费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5.恋爱支出过度: ;三、当代大学生产生不理性消费的原因:;(2)家庭教育的偏差: 在中国,“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的宣传词已经流行了数十年。有的家长不惜自己省吃俭用,勒紧裤带过日子,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传统的“疼爱”方式,造成了不少大学生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非理性消费方式。 ;(3)消费思潮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许多人成为了“消费主义”的精神奴隶。大学生也深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其消费越来越呈现出“功能无用论”消费理念,进而追求时尚的消费方式。许多大学生尚且完好的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只因跟不上潮流而被淘汰,造成了极大的浪费。;(4)从众心理在作祟: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知或行动上表现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大学校园大都处于繁华的都市,大学生中也有部分来自于富裕的家庭,面对相对频繁的人际交往,大学生个体的消费行为容易受到周围高层次消费水平同学的影响,而选择高于自己承受能力的消费方式。;四、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2)大学生消费要与家庭的收支情况 相匹配: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纯消费者,经济来源于家庭及亲友的资助,无论其家庭多么富裕,大学生消费道德在量上的标准就是满足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3)大学生消费要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毛主席曾经指出: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胡锦涛同志也曾在八荣八耻里面提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建立节约型社会,当代大学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4)大学生消费要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不仅要遵纪守法,还要遵守大学生守则,使消费行为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大学生的消费伦理在道德标准上有着明确的量和质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消费”和“科学消费”的观念。 ;2.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消费伦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1)加强“两课”的学习,增加大学生的荣辱意识。在大学校园中,“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站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在“两课”教育中贯彻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大学生的荣辱意识。同时将消费伦理教育与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加强德育课的实效性。;(2)唤醒感恩的心,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而言,一个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在整个家庭消费支出中占较大的比例。一个学生的消费越大,他对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应该越多。在发达国家,拥有较多财富者往往在社会中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他们为慈善事业捐款,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倡导理性、节约的消费观念,以这种行为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青年学生也需要以同样的方式,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3)提倡理性消费,增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识。 我国从古至今都提倡 “艰苦奋斗”精神。在传统的伦理规范中,个人的品德和合理的消费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大环境来说,要大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欲主义,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环境氛围。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大???生的消费伦理教育要遵循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沿着德育过程知、情、意、行的内在秩序,将消费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消费行为习惯。;(4)授之以渔,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理财能力。 增强大学生自立意识,并引导大学生学会理财。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