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种选配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5 选种选配技术 ;主要内容: 任务1 鉴定技术 任务2 选种技术 任务3 选配技术;一、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生长与发育的关系;(二)研究生长发育的意义 ;二、研究生长发育的方法 ;注意事项;三、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一) 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2.生后时期;(二)家畜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1.体重增长的不平衡性;2.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3.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 4.营养成分积贮的不平衡 5.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不平衡;(三)发育受阻及其补偿;1.发育受阻的结果;;(四)家畜经济性状的年龄变化;2.家畜生产力的年龄变化;四、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五、培育与培育的原则 ;培育的原则 ;六、家畜的外形、体质、生产力 ;(一)外形的概念 ;(三)外形研究的意义 ;(四)家畜的外形特点 ;2.役用家畜 骨骼健壮,体格魁梧,肌肉发达,四肢粗短。 3.乳用家畜 全身清瘦,菱角突出,体大肉少,中躯较长,后肢较发达。体型一般呈三角形。 4.毛用家畜 皮薄、头宽,胸宽肋圆拱,背腰平直,四肢长而结实,全身被毛密度大、有弹性。 5.蛋用家畜 体型小而紧凑,毛紧,腿细,头颈宽长适中,胸宽深而圆,腹部发达。 6.性别差异 公母畜外形差异因畜种不同而异,一般公大母小,公强母柔。 ;(五)家畜外形的鉴定方法 ;家畜的外形部位: 1)头部;2)颈部;3)躯干(胸、耆甲、背、腰、腹、臀、尾、乳房、生殖器等);4)四肢;5)皮肤和皮毛。;(六)、家畜的体质类型 1. 体质概念:身体素质,许多部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拉丁文)。 2. 体质的分类;库列硕夫分类法 根据骨骼、皮肤、皮下结缔组织、肌肉及内脏的发育情况,把家畜体质分为两对相对类型——细致与粗糙,紧凑与疏松。 细致与粗糙:主要区别表现为皮肤的厚薄和骨骼的粗细; 紧凑与疏松:主要区别表现为皮下结缔组织多少,肌肉骨骼坚实程度。 ;(1)细致紧凑型:乘用,挽用。 (2)细致疏松型:肉用。 (3)粗糙紧凑型:挽用。 (4)粗糙疏松型:(最不好的体质类型) (5)结实型:种用家畜;生产力;(1)生产力的种类 产肉力;产奶力;产蛋力;产毛皮力;役用能力;繁殖力 (2)评定家畜生产力应注意的问题 ①全面性 应兼顾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生产效率。 ②一致性 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评比。 ;【实训操作】 ;体格高大、清秀、皮薄骨细、血管外露、棱角明显、被毛细短而有光泽、乳房发达、胸腹宽深、后躯发达,呈明显的细致紧凑型。 从侧望、前望、上望均呈“楔形”。 ;【实训操作】 ;【实训操作】 ;自然选择 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自然界对物种的选择作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作 用:在生物进化中起主导作用,自然环境条件控制着变异发展的方向,导致适应性状的产生 人工选择 指在动植物育种过程中,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家养动植物进行的有目的性的选择作用。 作 用:进化的方向由适应自然环境条件转向有利于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畜产品。控制进化方向的是人的意愿。;选择的实质 ;改变一个种群的主要方法(选择的途径) ;育种学上的性状概念 ;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trait 表型呈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无明显区别,不能直接加以描述,只能用数字来描绘其变异特性的性状。 特点: A、是可以度量的性状; B、呈连续性变异; C、其表现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D、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微效多基因系统。;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比较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比较 ; 质量性状的选择;一、对隐性基因的选择;;选择后的基因型频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例:100头的牛群,有角81头,无角19头 其中:有角81头(隐性纯合子qq) ;无角19头(显性纯合子QQ、杂合子Qq) 则:有角隐性基因q的频率为:q=   =    =0.9 无角显性基因Q的频率为:Q=1-0.9=0.1 杂合子频率为:H=2Qq=2×0.1×0.9=0.18. 每次淘汰50%的无角牛,则经过一代选择后,隐性基因的频率为:q1=0.945;即:隐性基因的频率增加了0.045。 ;二 、对显性基因的选择 ;考虑完全淘汰隐性基因型个体而保留表型为显性的个体时的群体基因型变化:;则经过一代选择后,隐性基因a的频率为: (P+q=1) q1=       = q2=       = 经过t代选择后:qt=    , 所以:t= ;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