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地史学第五章-前寒武纪资料
第五章 前寒武纪(Pre-Cambrian);前寒武纪的划分;2 前寒武纪的生物界;1、前寒武纪生物界的一般面貌 菌、藻类是前寒武纪时期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生物类群。常见宏观化石是叠层石(stromatolite)----一种生物成因的生物-沉积构造。生物界面貌主要由微生物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晚期有后生生物的出现。目前已知的最古老化石记录可能至少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在前寒武纪漫长的历史中,生物界的发展经历和完成了几次重要的演化事件。
2前寒武纪的生物演化事件和化石记录
1) 原核细胞生物的出现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建立:
最早的化石记录表明原核生物在35亿年前就已存在于地球之上,但是它们何时开始出现还不清楚。微生物生态系统在太古宙时期已经建立。;澳大利亚Pilbara地盾Warrawoona群(35亿年): 碳酸盐岩中的叠层石和黑色燧石中的丝状-链状微体化石(细胞)----?蓝菌类
南非Fig Tree群(31亿年):
棒状细菌类化石:Eobacterium isolatum
球形蓝菌类化石: Archaeosphaeroides barbertonensis
2)光合作用的出现:
叠层石:蓝菌和其它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一般被视为光合作用和光合微生物存在的可靠证据。35亿年前?
有机碳:沉积岩中的有机碳几乎都是生物成因的。
显生宙沉积岩的平均值0.5%,格陵兰Isua最古老岩石(38亿年) 0.6%;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 ):生物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时发生同位素“分馏”作用。澳大利亚Bulawayan群(28亿年)
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叶绿素分解破坏产物。南非Fig Tree群(30亿年) ;4)多细胞化和组织分异:
多细胞化是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必要条件;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则使生物的结构功能复杂化,遗传调控机制的复杂化。
多细胞化是真核细胞出现后生物组织水平的又一次大提高,它为地球上一切高级生命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细胞化在古元古代的原核生物中就已开始,但只能发展到细胞的简单分化---细胞集群。
真核生物的多细胞化最终导致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在新元古代已有比较多的宏观藻类印膜化石发现。但有组织分化的确凿化石记录发现于6亿年前---我国贵州震旦系的翁安生物群。
;前寒武纪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生物成因的生物-沉积构造----叠层石(stromatolite)。属于广义的遗迹化石范畴。形成叠层石的主要生物是蓝绿藻。;澳大利亚海边的现代叠层石(左)和澳大利亚发现的最老的叠层石(右) (from Allwood et al., 2006);南非Fig Tree群中的棒状细菌化石
Eobacterium isolatum;加拿大Gunflint组中的菌、藻类化石;疑源类:一种具有“坚硬”外壁的球形单细胞微体化石。可能是一种浮游的藻类。与现代海洋中的沟边藻类(右)十分相似。直径 20—120 ?m
疑源类化石最早见于16亿年的地层中,但在9亿年以前地层中一直比较少见。属于微古植物的范畴;多细胞化;可疑的中元古代后生植物化石记录;可靠的中元古代后生植物化石记录;多细胞化--宏观藻类;多细胞化--多细胞集群;多细胞化--组织分化;.;后生动物--艾迪卡拉动物群;;艾迪卡拉动物群复原图;动物胚胎化石(Xiao et al., 1998, Nature);小春虫(水螅虫) (Chen et al., 2004, Science);§5.2 太古宙 (Archean );高级变质区(high-grade region):以麻粒岩、各种片麻岩、变粒岩等高级变质的岩石构成。
原岩:深成侵入的花岗岩类和云英闪长岩,层状的火山岩和沉积岩。
花岗-绿岩带区(region of granite-green stone belt):由绿岩带与花岗质岩石构成。
绿岩带(green stone belt):由变质程度较低的沉积岩(片岩、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大理岩)和各种变质的火山岩构成。。
绿岩带层序的特点:
沉积岩(复理石建造)
酸性-中酸性火山岩
基性火山岩(玄武岩)
超基性的科马提岩 ;TTG岩石:上述两种岩石组合中的侵入岩主要是由贫钾的云英闪长岩(tonalite)、奥长花岗岩(trondjernite)和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构成。它们是直接由玄武岩石重熔而分异出来的花岗质岩石,是最古老的底密度陆壳,构成了太古宙陆壳的基底。;;1)华北的太古宇:
古太古界:冀东迁安曹庄岩系---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石英岩。对它们原岩的恢复,内部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厂 电气维修培训课件.ppt VIP
- 电气设备操作与检修安全课件.ppt VIP
- 2025曲靖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5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雷克萨斯-Lexus RX-产品使用说明书-RX200t-AGL20L-AWTGZC2-RX200tOM_OM48E46C_01-1509-00.pdf VIP
- 基于Glauert法的风力机叶片设计设计说明书论文.docx VIP
- 企业法律知识培训讲座培训课件——房地产法律合规与风险管控(1).pptx VIP
- 2025南方电网保山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学生五四青年课活动策划书范文 - 172校园活动网.doc VIP
- 烹调工艺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新时达电梯控制系统AS380S随机图纸RH0000741;国标20;非18芯;V1.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