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呼吸.ppt-辅导
;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呼吸试题;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呼吸试题;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呼吸生理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目的与要求;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第一节 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二、呼吸器官及其功能;;肺是一对含有丰富弹性组织的气囊,由呼吸道和许多呼吸单位组成,呼吸性小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四个部分构成一个呼吸单位。
肺泡壁上皮细胞可以分为2种,大多数为扁平上皮细胞(I型细胞),少数为较大的分泌上皮细胞(II型细胞)。;;;1. 呼吸膜组成; 2. 肺泡表面张力 和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
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其物质分子垂直排列于液—气界面,分子极性(亲水)的一端插入液体层中,非极性(疏水)的一端朝向肺泡腔??形成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气界面上,破坏了气-液表面结构,大大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张力,削弱了肺泡回缩的趋向,并随着肺泡的张缩而改变其密度。;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功能(生理意义);第二节 肺通气原理**;肺通气原理**;一、呼吸运动;;(二)呼吸型、呼吸频率和呼吸音;二、呼吸中胸膜腔内压的变化**;(二)胸内负压的形成原理;(三)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三、肺通气的阻力;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 1/3
1.肺弹性阻力
(肺回缩力) 肺泡内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 2/3
2.胸廓的弹性阻力:只有当吸气扩大到超过自然位置才表现
一般弹性阻力用顺应性来度量,其与弹性阻力成反变关系。;(二)非弹性阻力;四、肺总量和肺通气量 ;(一)肺总容量;;(二)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按下式计算: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第三节 气体交换与运输;一、气体交换;(二)气体交换过程;(二)气体交换过程;3.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3.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二、气体运输**;二、气体运输;化学结合形式的运输;血红蛋白组成示意图;血红蛋白与O2结合特征:;Hb氧容量(血氧容量): 100 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Hb的氧含量(血氧含量): Hb实际结合的O2量 。
Hb氧饱和度: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2)氧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及其生理意义
该曲线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该曲线即表示不同PO2下,O2与Hb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了不同PO2时O2与 Hb的结合情况。
氧离曲线呈“S”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 ; 氧离曲线各段特点;氧离曲线的位移及其影响因素;氧离曲线的位移及其影响因素;(二)二氧化碳的运输;氯转移(chloride shift): HCO3-扩散入血浆的过程中,又有等量的Cl-从血浆扩散入红细胞,以维持红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静电平衡。这种Cl-与HCO3-的交换现象,称氯转移。;;一、神经调节;(二)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吸气切断机制 ;局部神经元回路反馈控制假说 ;;* 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四版);(三)呼吸的反射性调节;3.防御性呼吸反射 ;(一)化学感受器;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二)CO2对呼吸的影响 ;PCO2、H+和PO2影响呼吸的相互关系;三、高原对呼吸的影响;3. 高原风土驯化的动物表现(生理特点);本章重点;胸膜腔负压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生理意义?;试述缺O2与CO2增多时, 对呼吸影响的主要机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