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1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绪论.ppt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主 要 内 容:
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大气污染的影响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
中国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一、大气污染及其分类;对流层(~10km左右)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0C
强烈对流作用
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
;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
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气温-550C左右
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没有对流运动,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
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对流运动强烈;暖层(中间层顶~800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气体分子高度电离-电离层
散逸层(暖层以上)
气温很高,空气稀薄
空气粒子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
大气压力总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均质大气层-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变
;大气环流; 信风指的是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
气压带的风。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北半球成为东
北风,叫东北信风,南半球成为东南风,称东南信
风。它们年年如此,稳定出现,很讲信用,大概这
是它被称为“信风”的原因。也就是因为这样,古代
商人们就利用了这个不变的规律,借助信风吹送,
往来于海上住行贸易,因此信风又被称做贸易风。 ;2. 大气污染的定义(试比较其差别);3. 空气污染系统(Air Pollution Systems) ; Emission
sources; 大气污染的研究内容 ;4. 排放源:;4. 排放源:;Sources of airborne pollution in Asia are many: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traffic, home cooking, and biomass burning;基本控制方程:;5. 一次大气污染物:;6. 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光化学烟雾实例;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要远比粗颗粒物大
细颗粒物本身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
细颗粒物易成为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和反应体
细颗粒物污染可导致低能见度显著降低
;8. 酸沉降:;自然源、电厂以及内燃机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导致酸沉降的化学物质。;酸雨的危害;中国酸雨的分布变化主要位于长江以南;我国酸雨的化学特征(硫酸型);9.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得到的几个重要结论:;中国1998年5月签署,2002年8月批准议定书;
欧盟及其成员国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
俄罗斯2004年11与5日正式批准。;10. 臭氧层破坏:;上述反应过程吸收了99%的来自于太阳的紫外线。
氟氯烃(CFCs)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平流层臭氧的减少。
这两个反应都造成了臭氧的减少。;1979-1986年TOMS测得的总臭氧全球平均值;11. 室内空气污染;吸烟的危害;12. 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概况;2002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同规模城市空气污染程度(2002年);经济水平和污染状况的综合比较;二、大气污染的影响;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突发性严重大气污染事故;2. 对植物的伤害;3. 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4. 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能见度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关系;利用上述方程估算大气颗粒物浓度等于NAAQS的年均和日均PM10标准时的能见度范围。
美国大峡谷及周围地区在晴朗的天气里非常容易看到160公里以外的山脉。此时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可能为多少?
如果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增加1μg/m3,能见度水平下降的百分比为多少?假定原能见度为20km。如果原来的能见度范围为200km,下降的比例又为多少?; 能见度与自然景观USEPA在1999年宣布,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致力于提高国家公园和旷野地区的空气质量例:美国大烟雾山国家公园(北卡罗莱纳州)照片;三、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1995年8月29日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控制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未能有效地遏制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 ;2000年第二次修订的指导思想;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GB14621-93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WPB 5-2000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5468-91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11642-89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试方法
GB/T14762-93 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方法
GB/T14763-93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测量 收集法
GB11340-89 汽车曲轴箱排放物测量方法
GB/T38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