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精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由地壳水平运动引起的是( ) A.岩层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B.地壳的抬升或下沉 C.海陆变迁 D.地势的高低起伏 答案:A 2.为避免渤海的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的作用下越来越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流水的堆积作用 冰川的搬运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 风力的堆积作用 答案:A 3.崂山的山脉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完成(1)、(2)题。 (1)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内部 B.属于图中 = 4 \* GB3 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属于外力作用 (2)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 A.B和 = 6 \* GB3 ⑥ = 8 \* GB3 ⑧ B.A和 = 5 \* GB3 ⑤ = 8 \* GB3 ⑧ C.B和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D.A和 = 6 \* GB3 ⑥ = 7 \* GB3 ⑦ 答案:(1)D (2)D 4.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在横线上: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 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 答案:(1) = 6 \* GB3 ⑥  = 5 \* GB3 ⑤ = 7 \* GB3 ⑦ = 8 \* GB3 ⑧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2)岩浆岩 沉积岩 5. 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答案:A 6.下图是五种外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沙尘暴、泥石流属于哪种外力作用( ) A.①B.②C.③D.④(2)除风化作用外,对地表地貌景观影响较大的外力作用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B (2)B 7.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2)从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石 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 答案:(1)D (2)B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1.读图,甲处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答案:B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的是( ) 答案: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断层 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 C.褶皱和断层都能形成块状山地 D.褶皱和断层都未破坏岩层的连续性 答案:A 4. 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C.火山锥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 D.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 答案;C 5. .某铁路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下图所示区域,现有①②③三种线路方案,结合图示信息,判断关于这三种线路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线工程量较③线小 B.③线地质条件较①线好 C.①线对文物保护不利,不宜选择该线 D.③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施工方便,为最合理路线 答案:C 6.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