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7-1 分子结构
第七章 分子结构
§7.1 离子键
§7.2 共价键与价键理论
§7.3 杂化轨道理论
§7.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7.5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7.6 金属键
§7.7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
§7.8 离子极化
§7.9 氢键
§7.10 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如何形成分子的?); 从结构观点来看,除稀有气体以外,其他原子都是不稳定的结构,因此,它们不能以孤立的原子存在,而是以独立的分子形式存在。即原子必须重新组合排列,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而使得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是通过化学键(——是一种存在于分子内的强烈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式来实现的。;化学键发展历程:
?1916年科塞尔根据稀有气体具有稳定结构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理论。
? 1916年路易斯提出了共价键理论,认为分子的形成是原子间共享电子对的结果。
1927年海特勒-伦敦把量子力学的成就应用到最简单的分子H2???,才使得共价键本质(价键理论)在理论上得以阐述。
1931年鲍林提出杂化轨道理论。
1932年密立根和洪特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在共价键成键机理上,有两个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1940年西奇威克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60年代初吉莱斯皮等又有发展。可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判断空间构型。
? 金属键理论包括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金属键的能带理论。;§7.1 离子键
1 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离子键理论认为:
(1) 当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负性大的活泼非金属原子相遇时,它们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倾向,由于两个电子的电负性相差较大(Δ?1.7),因此它们之间容易发生电子的得失而形成正、负离子。
(2) 稳定结构:
?对于主族元素来讲它们所生成的离子多数都具有稀有气体结构,即p轨道为全充满状态。
如: Na+(2s22p6) Cl-(3s23p6)
?对于过渡元素来讲,它们所生成的离子的轨道一般都处于半充满状态。
如:在FeF3,MnF2中Fe3+离子和Mn2+离子的3d轨道都处于半充满(3d5)状态,但是过渡元素的s和d轨道能量相近,例外者很多。;(3) 离子键形成
当活泼金属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原子相遇时,原子间发生电子的转移而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正、负离子,二者之间由于静电引力而相互接近,同时两离子的外层电子之间及核之间将产生斥力,当吸引力和排斥力达到平衡时,正负离子间靠库仑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而生成离子化合物。这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叫离子键。;离子键形成过程:;(4)离子键性质
?离子键本质是静电引力,在离子键的模型中,可以近似将正负离子的电荷分布看成为球形对称的。根据库仑定律,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静电引力与离子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而与离子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离子的电荷越大,在一定范围内离子间的距离越小,则离子间的引力越强。;?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形成正负离子的两种元素之间必须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差值(Δ?1.7),才能使价电子从电负性较小的元素完全转移给电负性较大的元素。
;2 离子的结构;离子半径变化规律如下:
?各主族元素具有相同电荷的同族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如:Li+Na+K+Rb+Cs+; F-Cl-Br-I-
?同一周期,主族元素随着族数递增正离子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如:Na+Mg2+Al3+
?若同一元素能形成几种不同电荷的正离子时,则高价离子半径小于低价离子,如:r(Fe3+)(64pm) r(Fe2+)(76pm)
?负离子由于负电场占优势,电子间的屏蔽作用增加,核对价电子的吸引力减弱,所以负离子的半径较大,为130~250pm之间,正离子半径较小,为10~170pm。如:K+、Cl-离子构型相同,均为3s23p6,但r(K+)为133pm,r(Cl-)为181pm。
?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对角线上的正离子半径近似相等。如:Li+(60pm)—Mg2+(65pm);Na+(95pm)—Ca2+(99pm)。;(3)离子的电子构型:
单原子负离子(如F-、Cl-、O2-、S2-)通常具有稳定的8电子构型。
而单原子正离子,可有以下几种电子构型:
?2电子构型(1s2):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离子,如Li+(1s2),Be2+(1s2)等。
?8电子构型(ns2np6):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离子。如Na+,Mg2+,Al3+,Ti4+等主族和副族元素所形成的正离子。
?18电子构型(ns2np6nd10):最外层为18个电子的离子。如Zn2+(3s23p63d10),Hg2+(5s25p65d10)及Cu+,Ag+,Sn4+,Pb4+等ds区和p区高氧化态金属阳离子。
?(18+2)电子构型[(n-1)s2(n-1)p6(n-1)d10ns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探索勾股定理 同步测试(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4年秋改版教材).pptx
- 卫生间改造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结构吊装施工》.pdf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押题:几何图形选填压轴题(含答案).pdf VIP
- 小学英语群文阅读:No Pain, No Gain 教学设计 PPT课件.pptx VIP
- 氢气管线吹扫试压方案.docx VIP
- 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导学案.doc VIP
- 2021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完美题型精讲(同步学习培优120个题型完美讲解).pdf VIP
- 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2课 画人像(课件)(14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