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单元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1978-今) ;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1. 背景;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1. 背景
2. 内容
3. 意义;思想路线;中共四次工作中心的转移;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二、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下表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二、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2. 城市:国企改革(1984);阶段; 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通过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009年福建】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二、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2. 城市:国企改革(1984)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1978-1990;中国的改革开放遇到了什么困惑?; 1991年4月20日,某重要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 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邓小平和江泽民与党的十四大代表亲切见面;1992年,深圳迎宾馆
邓小平与广东省党政军领导干部合影留念;时间;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引进来”;香港警察搀扶逃港老人返回大陆; 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乘敞篷汽车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我国经济建设必将重新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上海市地图;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邓小平解释“出牌顺序”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
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
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1. 全方位:对所有国家,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2. 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
3. 宽领域: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二、体制改革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引进来”
2. “走出去”: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四、民主政治建设
1. 健全法制
2. 重建和完善民主制度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四、民主法制建设
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 构想的提出;海峡两岸关系的由来;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转折(1978)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四、民主法制建设
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 构想的提出
2. 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1860年的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租期为99年。;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一、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