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北朝乐府诗;这是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的嘎仙洞遗址,它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 “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东汉后的政权更替情况;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结构;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起源:东北(大兴安岭)
魏晋:拓跋部游牧于山西内蒙古一带
东晋:前秦瓦解,北方再次分裂
386年建立政权——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399年拓拔珪称帝 ;(a)依据: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b)措施:(政治、经济、文化)
·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仿汉制设官制;
·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c)意义
·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3)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
; 统一北方的意义:;讨论1:北魏完成北方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豪强,都修有坞壁,建有甲兵,被称做宗主、坞主或壁帅,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依附于豪强的农民是宗主的苞荫户,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苞荫户形同于农奴。北魏统一之初,为了稳定统治,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豪强地主乘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和徭役;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的?;矛盾:国家与宗主之间矛盾;农民与宗主之间的矛盾。
消极影响:①国家降低了对农民的控制,导致赋(财政收入)役(劳役、徭役)得不到保证;②地方力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③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阶级矛盾激化。;(政治)宗主督护制加剧了社会矛盾;(经济)赋税制度的混乱;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 总 结:改革必要性;;谥号:文成文明皇后
在世:442-490
出生地:长安
民族:汉族
信仰:佛教
籍贯:长乐信都(今河北衡水地区冀州市岳良)人
执政时期: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490)
特长:她熟悉儒家经典,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
历史评价: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主持北魏政权多年,推动民族融合和汉化政策,对北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姓名:元宏
曾用名:拓拔宏
庙号:高祖
谥号:孝文帝
出生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民族:鲜卑族
在世:467-499
在位:471-499信仰:佛教
特长:诗赋
传世佳句:
白日光天无不曜yào ,江左一隅独未照。
历史评价:
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可能性)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小结;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2.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与汉族融为一体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5.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嘎仙洞遗址位于今天的
A.新疆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甘肃省 D.黑龙江省
6.宗主督护制导致
A.国家赋税增加 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
C.农民负担减轻 D.社会矛盾缓和
7.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 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8.推动孝文帝改革因素有①社会矛盾尖锐②冯太后的推动③农民起义不断④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学经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