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早期经院哲学 ;奥古斯丁的时间观:
奥古斯丁说:“正是在我的心灵里,我度量时间。”
关于时间的定义:
“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
“心灵”并不专指人的心灵,应被理解为上帝的心灵。
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永恒的,他并不是时间中的存在。
;时间的理念“现在”是上帝心灵的瞬间创造。
上帝心灵之中的“现在”理念是一切时间的原型,人所知觉到的流逝的时间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
这也是上帝为什么能在瞬间创造出连绵不断的时间的道理。;公元455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
这一事件标志着早已分崩离析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西欧历史进入黑暗时代。“黑暗时代”这一概念专指中世纪文化蒙昧和倒退的特征。
过去人们曾把中世纪等同于黑暗时代,但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和思想史家认为,只有中世纪初期才是黑暗时代,西方社会自11世纪开始步人文化复兴的时代。 ;在哲学史上也是如此。
6至10世纪这段时间,是哲学思想的黑暗时代。不但古代哲学的希腊文和拉丁文典籍几乎丧失殆尽,就连早期教父的基督教哲学思想也无人继承。
本笃修道会虽然对文化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但在当时经济和文化水准普遍低下的条件
下,连有学问的僧侣和神父也只懂当时流行
的文理不通的粗俗拉丁文,看不懂拉丁文经典文献 。;一、 经院哲学的诞生
在黑暗时代,哲学并未灭绝。
漫漫长夜里依稀闪烁着理性的火花,延续着古代哲学的火种。
公元9世纪的卡洛林王朝的文化复兴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闪光,但在新一轮蛮族入侵的浪潮之后很快就消失了。
然而,卡洛林文化复兴时期建立的学校教育制度却保留下来。
从此时起,中世纪学校的教学内容为“七艺”,包括“四艺”(代数、几何、天文、音乐)和“三科”(语法、修辞、逻辑)。 ;直到11世纪初,蛮族入侵的浪潮基本结束,
西欧的封建制度巩固地建立起来,文化教育开始复苏。
“七艺”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
其中,“四艺”的教育由于缺乏社会需要的刺
激逐渐衰落;与此相反,“三科”中的语法和
修辞教育在公元1000—1150年间的文学复
兴的形势下首先获得较快的发展。 ;但自11世纪下半期??,逻辑教育成为学校的主课。
这种情况与神学教学的进展有关,神学课程使用的教父语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与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答案。 ;神学教育和研究需要恰当地提出问题,严
谨地辨析词义,正确地进行推理的能力,
这些都越来越多地依赖逻辑手段。
神学与逻辑的结合不但强化、深化了神学
的内容,而且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教父典
籍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命题与概念,产生
出新的哲学风格和思想,教父哲学因此过
渡到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英文scholasticism或scholastic philosophy)一语来自拉丁文scholasticus,原意为“学院中人的思想”,又译作“士林哲学”。
当它被译成“经院哲学”时,其特殊含义是,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二、辩证法与反辩证法之争
辩证法能否运用于神学?这是早期中世纪神学家面临的新问题。
在教父时期,虽然神学家对于是否利用希腊哲学存在异议,但却一致排拒辩证法。
早期护教士认为精巧烦琐的辩证法非但无助于信仰,而且会掩盖直指人心的真理。 ;11世纪后期,随着“辩证法”在“七艺”教育中地位的提高,它与神学的关系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在神学家中间引起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争论。
争论之焦点并不在于是否需要学习和传授辩证法,而在于辩证法能否被运用于神学。
这场争论涉及信仰与理性、神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可以看做是教父时期围绕如何对待希腊哲学问题而展开的争论的继续和发展。 ;图尔的贝伦伽尔(BerengardeTours,1010—1088年)首先将辩证法用于神学讨论。
他宣称,辩证法是艺术的艺术,理性的杰作;辩证法适用于一切事物,包括神圣的事物与来自神秘启示的信仰。
他说:“理性应被用于一切地方,正因为人被赋予理性,他才是惟一按上帝形象被造物。”
在探讨真理的时候,“理性不知比权威高多少,它才是真正的主人与裁判”。 ;贝伦伽尔的《论圣餐》一书将辩证法运用于关于圣餐性质的神学讨论,否认了圣餐的酒和面包是由基督的血和肉体转变而来的“实质转化”说。 ;达米安(Peturs Damiani,1007—1072年)是反辩证法最得力者,他有一句名言:“哲学应当像婢女服侍主人那样为神圣的经典服务。”
这句话后来被演绎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philiosophia ancilla thelogiae)而在中世纪广泛流传。 ;其实,辩证法相信逻辑规则,神学信仰上帝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