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什么是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边塞诗产生原因;2、盛唐时期边塞与内地联系空前加强,各族人民交往增多,交通便利这就为从军出使,漫游塞上提供了方便,实际上也就为诗人直接和间接地吸取边塞生活养料创造了可观条件。 ;3、在边塞军旅中有一种类似于建安诗人的写作环境。将帅能文能武,他们延揽诗人入幕,使得诗人接触了边塞生活和战争场面,这些悲壮、雄壮的境界使诗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写作的激情。 ;文学自身的原因;边塞诗特征
(1)从内容看特征------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等。
(2)从风格看特征——雄壮、豪迈、奇丽、壮阔。
(3)边塞诗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
(4)从意境上看——边塞诗情辞慷慨,意境雄
(5)从体裁看——边塞诗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边塞诗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
;边塞诗的意象;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边塞诗的思想感情;2、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4、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塞上听吹笛
高适; 高适 (700年—765年) ,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创作背景;译文;鉴赏;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2、“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3、联系全诗,赏析“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的表达效果。;3a、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3b、三四句写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3c、联系全诗,说说“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联系全诗,赏析“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的表达效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学习目标;岑参 ;写作背景 ;赏析诗文: ;以上几句写出征前的自然环境;2.请抓住“吼”“乱”两个关键词,揣摩风的特点及描写的作用。?;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
汉家大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以上几句写出征行军的情况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小结: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