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第一节、耕作措施的作用;土壤耕作;土壤耕作;一、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含义;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松碎土壤 (二)翻转耕层 (三)混拌土壤 (四)平整地面 (五)压紧土壤 (六)开沟培垄、打埂作畦 ;(一)松碎土壤 作物种植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作用,使土壤逐渐下沉,耕层变紧,总孔隙减少,特别是大孔隙所占比例降低,土壤容重加大。影响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分解,影响作物根系下扎。 据测定,降雨一次能使耕后松土容重加大0.1g/cm3 左右,灌水一次则加大0.12~ 0.16g/cm3。;(二)翻转耕层 通过耕翻将耕作层土壤上下翻转,改变土层位置,改善耕层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翻埋肥料、残茬、秸秆和绿肥,调整耕层养分的垂直分布,培肥地力。 同时可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三)混拌土壤 采用有壁犁和旋耕犁耕地,圆盘耙或齿耙耙地,可以混拌土壤,将肥料均匀地分布在耕层中,使土肥相融,成为一体,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并可使肥土与瘦土混合,使耕层形成均匀一致的营养环境。 ;(四)平整地面 地面平整,减少耕层表面积,减少土壤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墒。 地面平整,便于播种机作业,提高播种质量,使播种深浅一致,下种量均匀,从而使种子发芽出苗整齐,达到苗齐苗壮,为作物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面平整,对盐碱地可减轻返盐,有利于播种保苗,同时也可以提高盐碱地洗盐效果。 水浇地更为重要。 ;(五)压紧土壤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土壤经过耕作,造成土壤过于疏松,甚至垡块架空,耕层中出现大孔洞。 在土壤过松的情况下,就要采取镇压的措施。;(六)开沟培垄、打埂作畦 也是土壤耕作措施的重要作用。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可提高地温。 在多雨高温地区开沟培垄做高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排水。 在种植块根、块茎类作物的地上开沟培垄,可以使耕层土壤相对加厚。 水浇地上打埂做畦,便于平整地面,有利于浇水。 风沙严重地区挖沟做垄,可以减轻风蚀。 ;二、土壤耕作措施 ? 包括土壤初级耕作(primary tillage)和次级耕作(Secondary tillage)。 (一)初级耕作措施 初级耕作措施,又称基本耕作措施(basic tillage),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作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包括翻耕、深松耕和旋耕。 ; 1、翻耕(plowing) 翻耕是世界各国采用最普遍的一种耕作措施。主要工具是有铧式犁,有时也用园盘犁。 ;作用: 翻土 可将原耕层上层土翻入下层,下层土翻到上层; 松土 使原来较紧实的耕层翻松; 碎土 犁壁有一曲面,犁前进的动力使垡片在曲面上破碎,进而改善结构。;(1)翻耕方法 因犁壁的形状不同,翻耕所起的效果也不一样。 全翻垡:将垡片翻转180°,使耕层土壤上下层完全颠倒。 这种翻法,覆土严密,灭草作用强,但碎土差,消耗动力大,只适合开荒,不适宜熟耕地。;半翻垡:将垡片翻转135°,翻后垡片彼此相叠覆盖成瓦状,垡片与地面呈45°夹角。 翻、碎土兼有,适用于一般耕地。但是半翻垡法垡片覆盖不严,垡片接触处常露出杂草和根茬。 ;分层翻垡法:它是采用复式犁将耕层上下分层翻转。 在主犁铧上前沿要装一个小铧,耕深约为主犁铧的一半,耕幅为主犁铧的2/3。 作业时小前铧先将上层约10cm的表层土翻到犁沟中,翻转180°,然后再由主铧将10—25cm的土层翻转135°,覆盖到小前铧耕翻的土垡上面。;(2)翻耕时期 伏耕、秋耕、春耕。 北方地区:伏耕和秋耕优于春耕。(西北地区农谚: 伏雨深耕田,赛过水浇园;华北地区农谚:庄稼要收成,田地得秋翻;隔冻划地印,等于上道粪;秋天翻地如雨浇,春天无雨也出苗;东北地区:七金八银,九铜十铁。) 南方地区:多在秋、冬进行。;(3)深度:黏质土、盐碱土,翻耕可深些;沙质土或有石砾的土壤不宜深耕;在干旱、多风地区不宜深耕,否则会造成失墒严重 。翻耕20-25 cm。;(4)耕翻后效    耕翻有一定的后效期,即翻耕创造的疏松层能保持一定的时间。    北方旱作农田有2-3年后效,灌溉农田有1-2年后效。    水田连年翻耕仍属必要。     (5)缺点:土壤水分易蒸发跑墒,易形成犁底层。 ; 2、深松耕 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