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肿瘤治疗的进展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肿瘤治疗的进展资料

肿瘤治疗的进展; 每年因为癌症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七百万。我国每年因癌症死亡为135.9/10万,其中肺癌死亡为40.3/10万,肝癌20.87/10万,胃癌17/10万,结直肠癌10.25/10万食管癌7.77/10万。癌症是严重威协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死亡人数仅次于心血管疾病。;WHO估计;癌症治疗的手段;手术治疗;近年来手术治疗的进展有两个方面: 1、手术配合放、化疗,切除范围缩小尽量保留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决定手术范围,如直肠癌、经研究发现从肿瘤边缘向下生长有限,主要是沿肠壁向上生长,因此保肛手术增多,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放射治疗; 氢氧自由基OH 是高度活跃的自由基,弥散进入细胞核直接使DNA损伤。;2、放射源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以前用钴60,深部X线、镭,20世纪70年代相继出现,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中子线。 3???治疗方式 体外照射 腔内照射 血管内注射同位素 立体放疗—χ刀、γ—刀 适形放疗;4、放射敏感性和放射可治愈性 放射敏感性是指肿瘤对照射的反应,即肿瘤缩小的程度和速度,可分为三种:放射敏感的肿瘤:淋巴瘤、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小细胞肺癌 放射中度敏感肿瘤:大部分上皮性肿瘤:乳腺癌、食管癌、肺癌 放射抗拒肿瘤:起源于间质、软组织和骨的肿瘤。; 放射性敏感和放射可治愈性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一个肿瘤放射敏感但不能治愈,反之,虽然相对抗拒,但能为单纯放疗或与其他措施结合而被治愈。如乳腺癌或前列腺癌,这两个癌放疗后体积缩小很慢,但治愈可能性很大,相反弥漫性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几次照射肿瘤可能完全消退,然而治愈困难。;药物治疗;(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式 1、通过抑制DNA的合成,使细胞死亡:大部分化疗药物属于此类。 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3、促使肿瘤细胞凋亡;肿瘤诱导分化疗法; 抗肿瘤药物:大剂量可杀死肿瘤细胞,小剂量分次应用也可以诱导分化肿瘤细胞,在白血病治疗中应用较多。 Ara-c及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 ADM对神经母细胞瘤和黑色素瘤细胞,阿克拉霉素、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细胞。 IFN-α治疗慢粒、毛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肿瘤诱导凋亡疗法;(一)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 1、通过细胞凋亡过程中重要信号传递系统:CD95单抗、TNF、香菇多糖、云芝多糖、小柴胡汤(柴胡、当归、川芎桂枝茯苓)。 2、通过其他途径或祛除抑制凋亡的因素诱导凋亡。 1)激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地塞米松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糖类皮质激素可以下调C-myc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C-K-ras基因也可下调。; 2)撤除激素诱导细胞凋亡:如摘除睾丸或用雌激素治疗前列腺癌。 3)放疗:与剂量大小、分次、间隔有关。 4)化疗药物:多数肿瘤化疗药物可诱导凋亡。 5)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经激活可诱导凋亡。 6)P53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可诱导凋亡。;(二)砷剂诱导肿瘤细胞调亡的临床应用 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砷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临床应用于食管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特别是APL(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CR93-95%。;(三)肿瘤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 70年代以前为单一用药,70年代初期根据细胞动力学的原理,采用联合用药大大提高了疗效;联合用药的原则 1、单药有效 2、作用原理不同 3、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 4、药物的毒性不重叠 恶性淋巴瘤的COMP方案 CTX VCR MTX Pred;肿瘤的生物治疗;一、机体对肿瘤的免疫防御机制 体液免疫: IgG和IgM在补体辅助下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细胞免疫: TC—通过抗原受体识别肿瘤细胞上特异性抗原与之结合直接杀伤,或释放淋巴毒素杀伤肿瘤细胞。; TH—致敏的TH细胞再次接触瘤细胞时,产生一系列白细胞因子,激活TC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和B细胞,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NK细胞—借表面受体识别易感细胞表面靶结构,并与之结合直接杀灭之;或通过释放自然杀伤细胞因子可溶性介质,溶解瘤细胞。;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直接转移到肿瘤细胞内,当溶酶体达相当水平时,肿瘤细胞即溶解破坏。;二、生物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