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自然地理学绪论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核体系;课程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 绪论;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自然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地理学
1、地理环境 经济环境 --经济地理学
社会文化环境 --人文地理学
;;;;;;;;;;珠江三角洲平原;;新加坡风光 ;各洲人口增长不平衡,从各洲的人口增长情况看,非、拉美、亚、大洋洲人口增长较快,北美次之,欧最慢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速度越来越快
84年48亿,87年50亿, 90年53亿,91年54亿 , 93年55亿 ,2000年60亿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为69.09亿,其中只有12.37亿人生活在较发达地区 。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1.5亿,比目前增加22.41亿 ,人口过亿的国家将增至17个,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非洲饥民2;饥饿的非洲; 综合地理学(统一)
2、三层次 综合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学(综合) 部门地理学(部门)
理论地理学 3、三重性 应用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 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农业、工业、城镇等开发利用地区。; 三种环境在地域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地球系统结构示意;在地球系统中:
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这种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具有独立地理意义的物质体系——自然地理环境。;3.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3.1 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
范围:由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相互交织组合形成。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
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
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
(1)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①侧重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寻找边界和确定范围。
А.А.格里哥里耶夫(ГpигopьeВ)在1933年提出,地理壳的下限在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大约100—200公里的深度,那里是构造力停止作用的地方。后来又认为地理壳包括地壳、对流层、平流层(至臭氧层)、水圈、土壤、植被和动物界。即认为地理壳的上限为臭氧层底部。
C.B.卡列斯尼克1947年的观点是:地理壳的上限为臭氧层的高度,约在海平面以上25—30公里高度,因为臭氧层调节了到达地表的紫外线,使波长小于0.29微米的紫外线不能到达地表;下限则应为普通震源所在的深度,即在海平面以下15或20公里到40或50公里的地方,因为普通震源是引起地表变化的地球内能来源的深度。;②着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
И.М.查别林(За6еЛин)在1952年提出,地理壳的下限应位于地壳中有生命和液态水分布的极限,这一深度在大陆深约5公里,在海洋深约11—12公里;而上限则为对流层顶。
1953年,А.Г.伊萨钦科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约在地面以上10-12公里处),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公里)。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所能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和有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而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1962年,Д.Л.阿尔曼德(Apманл)这样认为:地理壳的上限为对流层顶;而下限与整个地壳的界限一致,包括了玄武岩层。其理由是深成岩也参与地理壳的物质循环,而深处的能量转化又决定着构造作用和普通的地震。
原苏联学者中较新近的意见是A.E.科里瓦鲁茨基在1977年提出的。他认为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综合—神奇的动物王国资料.ppt
- 新综合《雨的诉说》资料.ppt
- 新综合与实践《设计遮阳蓬》资料.pptx
- 新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资料.ppt
- 新综合压轴题型归类资料.ppt
- 新综合实践之广州的名山秀水幻灯片资料.ppt
- 新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资料.ppt
- 新综合实践萝卜的种植资料.doc
- 新综合实验一:人体性状和遗传病调查资料.ppt
- 新综合实践课:交通工具的变迁资料.ppt
- 2025年电商行业O2O模式案例分析报告:成功企业经验借鉴.docx
- 2025年密室逃脱游戏行业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研究报告.docx
- 中班教案春节甜甜话.pptx
- 2025年金融APP适老化改造策略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家用储能系统成本分析及商业化推广模式研究报告.docx
- 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雨水利用与城市雨水管理.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经济效益与政策支持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老年助餐跨境健康食谱研发与老年慢性病预防策略.docx
- B2B企业内容营销案例集2025:实战技巧与社交媒体营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