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室文化

历史记载   汉初四川HYPERLINK /view/2585.htm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HYPERLINK /view/47960.htm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HYPERLINK /view/9068.htm班固在《HYPERLINK /view/18673.htm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据《HYPERLINK /view/2240.htm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后世人缅怀文翁,蜀立专祠岁时祭祀;由于当时舒县属于庐江郡,故庐江城建乡贤祠(移建易名忠义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启后贤。 HYPERLINK /view/109627.htm#编辑本段历史地位   文翁被誉为教育史上一颗明星。 HYPERLINK /image/dbf554ed7ff62195b21cb16c  文翁 在写中国教育史时,应把文翁大书一笔。在安徽的历史上,有两位办教育的名人,一位是现代的陶行知,他几乎与孔子齐名,被誉为当代的孔夫子----陶夫子。宋庆龄为了纪念他,亲笔题了万世师表四个字,陈列在歙县 陶行知纪念馆,这是大家知道的。还有一位就是文翁。所不同的是,陶行知本人是教育家,而文翁是作为地方官员兴办教育的。但知道文翁的人却很少。   《汉书》,在HYPERLINK /view/605724.htm循吏传第五十九中,介绍了六人,文翁列在第一,依次为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六人中有三人是安徽人,文、朱皆庐江舒人,召为寿县人,都是西汉治理地方有卓见有政声的人物。《汉书》对文翁的介绍仍然简略。多年想更多地搜集有关文翁的材料,遍求而不可得。 HYPERLINK /view/109627.htm#编辑本段文翁石室 简介   文翁石室即现在成都的HYPERLINK /view/127882.htm石室中学。一进大门,就看到文翁石室四个壁窝大字的匾额。   据相关人士透露,他们是两千多年前从文翁创办官学算起的。校园宽敞明净,郭沫若少年时代曾在此读过书,学校后院有校史陈列室,还有学生会,是郭沫若题的匾额求实务虚四个挺秀的大字,两旁对联是: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技艺,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当文翁主持四川的政务时,虽然早已有了都江堰的建设,川西平原的农业生产有了发展,而且同时代也出现了像司马相如这样的大文学家,但整个说来, HYPERLINK /image/ae10edde671e261595ee3770  文翁 四川仍属边陲,文化很不发达,《汉书》所谓地辟陋有蛮夷风。 文翁举措   文翁从教育工作入手,来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他的得力措施之一就是派有培养前途的低级官员到京城西安留学,他为了解决这批学生的费用 (包括生活费和给老师的报酬)不惜减少行政开支。大概可以肯定那时ZF并没有专项教育经费,即使有也不够用。学生学了几年回到四川,择优提拔为高级官员,官有至郡守刺史者。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苗子派往京城留学,如此培养人才,恐怕是从文翁开始的。在此以前官员是举荐的,科举考试制度是隋以后才有的。   文翁第二个得力措施,是在成都大办学宫,并加强对学校的领导,招选所属各县弟子来学习。一开始来学习的人并不多,他又来取了许多奖励政策,首先是物质上的优待,如免除劳役;其次是从实践上加以培养锻炼,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文翁到各县去出巡,常把一些学得好的学生带在身边,谙习政事,上传下达,出入官府也非常随便,这样就扩大了影响,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史书说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汉书》)。有的则说:蜀地文风比于齐鲁(《辞源》)。总之,从此以后,四川文风大盛。 历史评价   班固在 《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班固完成《汉书》时,上距文翁在四川兴办学校,约200年左有,班固的评价当不是溢美之词。文翁的贡献,不仅在于从教育入手,发展了四川的文化,而且他所创办的官学有一套得力的措施,由于他办官学成效卓著,到汉武帝时,中央ZF推广了文翁管理官学的经验,下令全国各郡皆立学官,以发展教育,这在中国教育史上 HYPERLINK /image/58c3acb76125a6b530add16e  文翁 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班固把文翁列为循吏之首,可见班固对文翁的重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