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

PAGE  PAGE 8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HYPERLINK /view/143749.htm \t _blank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 HYPERLINK /view/47960.htm \t _blank 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HYPERLINK /view/47288.htm \t _blank 鹧鸪。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著有《 HYPERLINK /view/208069.htm \t _blank 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作者登台望远,“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蕴藉深沉,手法实为高超。 原文  HYPERLINK /view/143749.htm \t _blank 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 HYPERLINK /view/47960.htm \t _blank 长安④, 可怜⑤无数山⑥。 青山遮不住, 毕竟⑦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⑧, 山深闻 HYPERLINK /view/47288.htm \t _blank 鹧鸪 ⑨(zhè gū)。 注:西北望长安句,也做“东北是长安。”(龙榆生《唐律宋词格》) 注释 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 HYPERLINK /view/7824.htm \t _blank 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 HYPERLINK /view/3463.htm \t _blank 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③清江: HYPERLINK /view/66718.htm \t _blank 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 HYPERLINK /view/47960.htm \t _blank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 HYPERLINK /view/414176.htm \t _blank 汴梁。 ⑤可怜:可惜。 ⑥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⑦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潮流不可阻挡。 ⑧愁余:使我感到忧愁。(“余”也有写作“予”) ⑨ HYPERLINK /view/47288.htm \t _blank 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异常凄苦。 行人:指流离失所的人民。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gan)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 HYPERLINK /view/47288.htm \t _blank 鹧鸪的叫声。 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HYPERLINK /view/2982.htm \t _blank 辛弃疾此首《 HYPERLINK /view/38826.htm \t _blank 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 HYPERLINK /view/143749.htm \t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