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2015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七)
生 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相符的是( )
A. 脂肪——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B. 自由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C. 糖类——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D. 脱氧核苷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2. 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A. 氨基酸 B. 蛋白质 C. RNA D. DNA
3. 大肠杆菌与埃博拉病毒的相同之处是都有( )
A. 拟核 B. 核糖体 C. 细胞膜 D. 遗传物质
4.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最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是( )
A. 氧气进入人体肌细胞 B. 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离子
C. 抗体的分泌 D.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浆
5. 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 ATP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C. 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
D. ATP中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6. 下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据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模型中b为催化该反应的酶
B. 该模型能体现酶易受温度的影响
C. 该模型中c为该反应的底物
D. 该模型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
7.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首次发现细胞并提出了细胞学说
B. 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温特提取出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并鉴定其为吲哚乙酸
D. 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先后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8. 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 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
C.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
D. 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的参与
9.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二氧化碳产生于( )
A. 第一阶段 B. 第二??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一和第二阶段
10. 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 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B. 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
C. 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D.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11.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 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12. 右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
A. 有丝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3.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 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
C. 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 D.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4. 下列关于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DNA分子 B. 一个DNA分子含有一个基因
C.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
15.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B.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不患遗传病
C. 一个家庭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D. 一个家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16. 通过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与其亲代相比,染色体数目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多倍体育种 C. 杂交育种 D. 诱变育种
17. 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后代个体之间的性状有一定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基因分离 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 D. 染色体变异
18.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C. 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
C. Ⅰ1与Ⅱ2基因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