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音乐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音乐史

英國音樂史 文藝復興時期 巴洛克時期 現代音樂時期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火星 金星 水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英國的音樂史 14世紀 文藝復興15世紀牧歌 彌撒曲 經文歌杜飛〈1400~1474〉16世紀拜德爾〈1543~1623〉 吉本斯〈1585~1625〉 泰利斯〈1585~1625〉 17世紀 巴洛克時期 歌劇普塞爾〈1658~1695〉 韓德爾 〈1685~1759〉 18世紀古典時期 浪漫時期清唱劇 〈神劇〉 19世紀 國民樂派 現代樂派艾爾加〈1857~1934〉 戴流士〈1862~1934〉佛漢威廉士 〈1872~1958〉 霍爾斯特 〈1874~1934〉 20世紀班傑明─布瑞端〈1913~1976〉 英國音樂的歷史雖然也像其他國家一樣,反映國家的經濟、社會、宗教生活,卻有些傾向是特別屬於英國的。經久不變的因素之一是保守主義,這種態度即使在講求試驗的時期仍保存古老的傳統。當強大的外來影響力來臨時,英國的保守傳統仍堅強把外來的風格與曲式改變成適合本土的表達方式而後可。   英國民間的合唱傳統甚早,民謠很盛。大英博物館中有一篇手抄本的「夏天來了」(Summer is icumen in),據說是十三世紀寫成的,是現存最早的多聲部音樂(六部合唱卡農)。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音樂史上,有幾位重要人物,如拜德爾,杜飛,泰利斯等,主要作品都是一些經文歌、宗教歌曲或聲樂作品。接下來的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則是英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不過在他死後,英國音樂便一直走下坡,直到韓德爾的出現,才又重振英國樂壇,成為巴洛克後期唯一可以和巴哈分庭抗禮的音樂家。   二十世紀之交,英國現代音樂開始復興。從1880年到1966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代表人物是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他的作品帶有豐富的英國本土情感,曲風抒情。第二時期是國民樂派時期,代表作曲家有戴流士(Deilus1862~1934)、佛漢威廉士、霍爾斯特等,著名的樂曲如佛漢威廉士的《綠袖子幻想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等。第三時期最出眾的音樂家是班傑明─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 ~ 1976),布瑞頓的歌劇被認為是繼普賽爾之後唯一具國際聲望的,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為青少年的管絃樂入門》、《簡易交響曲》......等等。 一、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湧現出一批傑出作曲家,如泰利斯(1505-1585)、拜爾德(1543-1623)、吉本斯(1585-1625)等。文藝復興末期,伊莉莎白一世時(1558-1603),英國國勢鼎盛。文藝上有莎士比亞,思想上有弗朗西斯.培根。音樂上,牧歌(madrigal)作者(如Weelkes, Morley, Gibbons)與彌撒曲(mass)作者(如Byrd, Tarverner)都很有名。泰利斯(Thomas Tallis, 1505-85)的經文歌(Motet) Spem in alium有四十聲部。 二、巴洛克時期 到了16世紀後期,英國宗教界出現了一股清教主義運動潮流(清教主義者認為應當清除英國國教中的天主教殘餘影響而得名)。清教思潮反對人文主義思想,排斥塵世的娛樂,認為音樂舞蹈等藝術是有罪的。17世紀前半期,清教徒在政治上逐漸得勢。他們多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骨幹。宗教、政治的紛爭,清教主義的興起使得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音樂呈現出近乎空白的局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主要由清教徒組成的政府取消了宗教儀式上的音樂,封閉了所有的歌劇院,英國的音樂界沉默了。   1658年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復辟。這一歷史的倒退卻成了英國音樂得以發展的轉機。17世紀後期英國最重要的音樂家是普賽爾(Henry Purcell,1659-95)。普賽爾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宗教音樂、歌曲、話劇配樂,最重要的貢獻是晚年的歌劇,帶有明顯的英國市民趣味和民族特色,他的歌劇Dido and Aeneas,如今還偶而演出。普賽爾去世後,英國歌劇發展再度陷於停頓,意大利正歌劇充斥英國劇院。1714年,韓德爾定居英國,為沉悶的英國歌劇界帶來了活力。他的正歌劇《里納爾多》等在英國大受歡迎。   18世紀二十年代末,傳統的意大利正歌劇因為其沉悶的腳本、空洞的內容和雷同的劇情不能適應市民階層的口味,逐漸失去了市場。這時一部針砭時弊的《乞丐的歌劇》(約翰﹒蓋伊詞,佩普什曲)在倫敦上演,它取材於日常生活,採用通俗幽默的對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